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爱德华·格里格(Edvard Hagerup Grieg,公元1843-1907年)是挪威著名的作曲家,19世纪下半叶挪威民族乐派最重要、最有代表性的作曲家之一。由于格里格对民族音乐的热爱使挪威音乐走向了世界的音乐舞台。本文通过对格里格《培尔·金特》组曲的深入解析,系统的、详尽的分析格里格是如何运用他独特的创作手法来表现《培尔·金特》组曲的音乐本体特征。总结其有别于其他浪漫主义作曲家的独特的作曲技法,同时也映衬出19世纪下半叶及20世纪初西方音乐创作发展的共同特征。本论文共分为五章:第一章为绪论部分,主要介绍了选题的意义、该课题研究的现状、研究方法以及研究特色。第二章主要论述格里格的生平与《培尔·金特》组曲的创作背景。本章主要包括两个部分:格里格的生平以及《培尔·金特》组曲的创作背景。通过介绍格里格的生平事迹以及《培尔·金特》组曲的创作背景,有利于真正全面的了解格里格《培尔·金特》组曲。第三章为格里格《培尔·金特》组曲的主题特性。这一章分别从主题旋律特点、主题调式调性特点、主题节奏特点这三个方面来进行阐述,进而充分展现格里格《培尔·金特》组曲所具有的主题特性。主题旋律特点主要是从装饰音特色、半音化旋律、主题旋律的重复这三点进行阐述的。主题调式调性的特点主要是从中古自然调式、升高四级音的小调式、传统大小调这三点进行论述。主题节奏特点主要包括两点:民间舞曲节奏和交错的节拍。总之,主题旋律特点、主题调式调性特点、主题节奏特点这三个方面,主要体现出格里格创作中的对传统技法的传承与创新以及与挪威民族音乐元素相结合的独特而又个性的创作手法。第四章为格里格《培尔·金特》组曲的多声部特性。这一章分别从和声特点、复调技术的运用、多元化织体这三方面来阐述了格里格《培尔·金特》组曲的多声部特性。和声特点这方面又分别从以下四点进行论述:半音化和声、不协和和弦、平行和弦、色彩性和弦。复调技术的运用包括两点:一是模仿,二是复对位。多元化织体主要从以下三点进行阐述的:和声音程化的织体、和弦式和声织体、持续音式织体。总之,本章是采用多声部技术去解读格里格《培尔·金特》组曲作品中个性化和民族化特征的音乐创作技术与传统音乐写作技术相结合的音乐表现特征。第五章为《培尔·金特》组曲的曲式分析。本章主要包括两大部分:第一部分是《培尔·金特》第一组曲的曲式分析。第二部分是《培尔·金特》第二组曲的曲式分析。《培尔·金特》第一组曲的曲式分析主要是通过:《晨景》《奥赛之死》《阿尼特拉之舞》《在山魔宫的中》这四个部分进行分析的。《培尔·金特》第二组曲的曲式分析则主要是通过:《英格丽德的悲叹》《阿拉伯之舞》《培尔·金特返乡》《索尔维格之歌》这四个部分进行分析的。总之本章主要立足于《培尔·金特》组曲的音乐本体研究,通过对《培尔·金特》组曲的深入解析,系统的、详尽的分析格里格是如何运用他独特的创作手法来表现《培尔·金特》组曲的音乐本体特征。并尝试发现、认识格里格对二十世纪音乐创作有着重要的贡献和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