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10年65岁以上的老年人占全球总人口的7.7%,这标志着人口老龄化已经成为了全球性的问题。2010年中国第六次人口普查显示,中国人口达到13.7亿,其中60岁以上人口比例为13.26%,65岁以上人口比例为8.87%,这标志着中国已经进入人口老龄化阶段。联合国经济与社会事务部人口司预测2040年中国的老年人口比例将超过美国,在本世纪中叶中国的人口老龄化水平将超过20%。因此,人口老龄化问题是中国当前乃至今后相当长的时间内所要面临的严峻挑战。与此同时,中国的医疗费用呈现出快速增长的势头。统计数据显示,2003年中国人均卫生费用仅为509.5元,但到2012时,人均卫生费用已经迅速上涨到2056.6元。人均卫生费用年增长率高达17.4%,在2007年以后,医疗费用增速加快。医疗费用的快速增长以及由此造成的“看病贵,看病难”问题表明当前中国的医疗服务体系亟需深化改革。人口老龄化将会对中国的经济和社会等方面产生全面而深远的影响,并且将给中国现行的医疗服务体系带来不小的挑战。为了应对这种变化,政府应该对人口老龄化可能造成的后果有清醒的认识和准备。人口老龄化会使得老年人口与劳动人口的比例上升,从而导致社会保障体系的资金收入增长速度小于社会保障体系的资金支出增长速度,即社会保障基金的收支不平衡。而在整个社会保障体系中,医疗保险受到人口老龄化的影响最大。在中国,大量患者集中于大医院特别是三甲医院就诊,这种过度医疗可能导致了医疗费用的增长。此外,由于政府对医疗卫生领域的投入不足,以药养医和医护人员的诱导需求也可能对医疗费用的增长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因此,对医疗费用决定因素的研究也可以为中国当前正在进行的医疗体制改革提供一些启示。综上所述,对中国人口老龄化和医疗费用增长二者关系的研究,不仅很有必要,而且迫在眉睫。此外,现代科学研究对跨学科的研究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本文对人口老龄化与医疗费用关系的研究也可以作为对人口学和经济学跨学科研究的一次有意义的尝试。本文主要以中国的全国范围的抽样入户调查微观数据和各省市的宏观数据为例,对人口老龄化对医疗费用的影响及其机制进行实证研究和检验。全文的内容安排如下。第一章对中国人口老龄化的现状进行了分析,并与世界上其他国家的人口老龄化现状进行比较。同时根据联合国的统计对中国、美国、日本等主要国家本世纪中叶之前的老龄化发展趋势进行介绍。之后介绍了中国的医疗费用增长情况并对城乡医疗费用变化趋势的差异进行了分析。在对本文的研究背景进行介绍后,结合理论和中国实际阐述了本文的研究意义。接下来对本文的实证研究思路进行了梳理,对使用的数据和计量经济模型作了简要说明。第二章从经济学的视角回顾了对人口老龄化的社会经济后果的理论分析,阐述了人口老龄化对经济发展和社会保障等各方面的影响,特别强调了人口老龄化的不利后果。之后,本文选取了美国、日本、德国、英国和新加坡等五个国家,对这些国家应对人口老龄化的政策实践进行了介绍。第三章是文献综述。首先对年龄与医疗费用(需求)之间关系的研究进行了综述,主要介绍了微观角度对年龄效应的研究发现。同时也对其他社会经济变量如性别、教育程度、收入和医疗保险对医疗费用(需求)的影响进行归纳。之后,本章总结了以宏观数据为样本对老龄化与医疗费用关系研究的发现。部分学者认为接近死亡时的高额医疗支出是年龄影响医疗费用的内在机制,即“接近死亡效应”假说,本章回顾了该理论的相关研究。在本章最后,作者对卫生经济领域常用的计量经济方法作了简要的介绍。从已有的研究来看,人口老龄化会导致医疗费用的增长是学术界的主流观点,而接近死亡效应假说的解释具有一定的合理性,可以部分地解释医疗费用的上涨。第四章以中国健康与养老追踪调查数据为例,研究了年龄对医疗费用(需求)的效应,同时分析了决定医疗费用(需求)的个人因素。本章从货币和非货币两个角度对医疗服务需求的决定因素进行了研究。本章的研究发现老龄化增加了个人的门诊费用支出水平和住院费用支出机率,但是不影响门诊费用支出概率和住院费用支出水平。并且,老龄化会显著增加门诊和住院次数。Oaxaca分解的结果表明年龄差异对老年人和非老年人医疗费用差异的贡献最大,并且门诊费用和住院费用的影响因素存在差异。第五章以中国老人健康长寿影响因素跟踪调查为例,对部分学者提出的关于医疗费用的“接近死亡效应”假说进行了检验,深入分析年龄、死亡和医疗费用之间的关系。本章首先对接近死亡效应理论进行了分析,介绍了该理论的政策含义和本章的研究思路。对死亡老年人口和存活老年人口的医疗费用比较后发现死亡老年人的医疗支出显著高于存活老年人的医疗支出。本章的研究发现接近死亡(高死亡风险)对老年人的医疗费用存在显著影响,同时在对80岁以下老年人的分析中则未发现年龄存在显著影响。这个发现不仅支持了学者提出的接近死亡效应假说,而且支持了年龄中性假设,即控制了接近死亡的时间后,年龄不再显著影响医疗费用。第六章以中国各省的宏观数据为例,从宏观角度分析了医疗费用的决定因素。本章将同时分析各省人均门诊费用和人均住院费用的决定因素。研究发现,老龄化程度的增加会显著增加门诊费用,并且门诊费用的增长率对老年人口比例的变化具有弹性,但是老龄化水平对住院费用没有显著影响,因此老龄化的速度对门诊费用有着较大的影响。此外,经济增长和医疗技术进步也是医疗费用增长的重要因素。估计结果显示死亡率与医疗费用没有相关性,因此,本章并未发现接近死亡效应假说在宏观层面上成立的证据。第七章给出本文的研究结论。作者将对本文的研究内容进行梳理并阐述本文的主要研究发现。结合本文的研究发现以及世界各国应对老龄化问题的实践经验,对中国的人口老龄化问题进行展望,并提出一些在中国比较可行的政策措施。最后,对本文研究的不足之处进行分析,并对未来人口老龄化与医疗费用的相关研究进行展望。与现有的研究相比,本文在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上作出了一定的创新,在已有研究的基础上有了一定的突破,主要表现为以下几点。首先,国内学者对医疗服务需求的研究往往只限于医疗费用,仅有少数学者对衡量医疗服务需求的其他特征如是否利用,利用次数等进行了分析。本文不仅分析了医疗服务需求的货币特征即医疗费用支出,同时也对医疗服务需求的非货币特征即是否使用和使用频次进行分析。另外,本文不仅选取了微观数据进行研究,同时还以中国各省为例,从宏观角度分析了医疗费用的决定因素。因此,本文对老龄化与医疗费用之间关系的研究是比较全面的,并不局限于特定的视角。其次,本文利用了具有代表性的中国健康与养老追踪调查和中国老人健康长寿影响因素跟踪调查两个中国老龄问题研究的权威微观数据库。很多国内学者对老年人医疗服务需求的研究通常只以某个地区为研究对象,由于中国幅员辽阔,经济发展水平差异较大,因此很难根据某个地区的研究发现推断整个国家的人口老龄化真实状况。本文的研究选取了全国性的代表数据,因此本文的研究基本上能够反映出中国老年人的医疗服务需求特征以及费用支出的决定因素。最后,本文首次利用中国的微观数据对一些学者提出的年龄影响医疗费用机制的“接近死亡效应”假说进行检验。通过对接近死亡效应假说进行检验,加深了对年龄、死亡和医疗费用支出三者联系的认识。这是本文最重要的贡献。此外,本文应用了较多的计量经济模型,包括probit模型,负二项回归模型,样本选择模型以及固定效应面板模型。负二项回归模型和Oaxaca分解方法在国内卫生经济学领域的实证研究中应用的非常少,本文也尝试将这些方法应用到医疗服务需求的研究中。这些方法的应用增加了结论的可信度。本文不仅分析了人口老龄化对医疗费用的影响,同时还对这种影响的机制进行了深入的探讨。相信本文的研究可以为政策制定和学术研究提供一些依据和启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