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根据国务院金融体制改革的总体安排,在改革原有邮政储蓄管理体制基础上,2007年3月中国邮政储蓄银行有限责任公司正式成立。在各级政府、金融监管部门以及社会各界的关心支持下,中国邮政储蓄银行充分依托覆盖城乡的网络优势,坚持服务“三农”、服务中小企业、服务社区的定位,自觉承担起“普之城乡,惠之于民”的社会责任,走出了一条“普惠金融”的发展道路。2005-2011年,邮储银行存款规模从1.3万亿元跃升至3.9万亿元;贷款更是从0元一跃至2012年6月末的7521亿元,公司净利润从2007年底的6.5亿元跃至2011年底的231.2亿元,5年扩张了35倍,已成为全国网点规模最大、网点覆盖面最广、客户最多的金融服务机构。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要坚持走中国特色的新型城镇化道路,推动工业化和城镇化良性互动,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相互协调,增强中小城市和小城镇产业发展、公共服务、吸纳就业、人口集聚的功能,这就为我们指明了推进县域城镇发展的道路。可以预见,我国县域经济的发展仍处于可以大有作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县域经济是城市经济和农村经济的结合部,是统筹城乡发展的依托和载体,是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支撑。党的十六大以来,中央把发展县域经济作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战略举措,采取了一系列的政策措施,各级各地深入贯彻,大力营造县域经济发展的良好氛围,应该说县域经济的发展取得了重大进展,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当前我国县域经济发展面临良好的发展机遇。一方面就是随着改革力度的不断加大,县域经济发展的制度环境显著改善,另一方面随着国民经济结构调整的要求日趋迫切,县域经济发展的空间更加广阔。县域经济将迎来发展的大好时期,这对邮政储蓄银行来说无疑是绝好的发展机遇,因此,邮政储蓄银行应该充分利用良好的外部环境,深化内部改革,抓好县域经济,促进县域经济的发展,搭乘县域经济发展的时代快车。本文依照笔者在基层邮政储蓄银行多年的工作经历与体会,拟借助于科学的分析方法揭示和研判县域经济发展的金融需求,包括中小企业发展、“三农”建设中的金融需求,寻求金融土壤和立足点,并在此基础上深入探讨邮政储蓄银行如何充分利用县域经济发展的大好机遇,发挥优势、避开劣势,选准切入,优化策略,在与县域经济的交融中实现发展与新跨越。揭示县域经济的结构特征与运行规律,全方位展现邮政储蓄银行经营的外部环境,尤其关注城市化、城乡统筹、新农村建设与现代农业发展。力求在融入、适应环境中改造、利用环境,为中国邮政储蓄银行的自身发展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