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14年9月《国务院关于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明确提出,“要创造条件逐步取消高校招生录取批次。改进投档录取模式,推进并完善平行志愿投档方式,增加高校和学生的双向选择机会”。随着国家政策的出台,全国各省市顺应趋势,陆续进行了高考录取批次改革。2016年,上海更是率先将一二本进行合并。从理论层面而言,改革都是牵一发而动全身,高考录取批次的调整势必将引发教育链的连锁反应,作为人才培养重要一环的高校及利益相关的考生必然受其影响。然而,学界却鲜少有人关注录取批次改革,即便有部分研究,也只是集中在改革对考生填报志愿的影响上。而关于“录取批次改革对高校的影响”“高校应如何适应改革”等问题几乎无人探讨,至于此领域的实证调查研究,那更是难觅踪迹。在这种背景下,对“高考录取批次改革的依据”、“高考录取批次对高校及考生可能产生的影响”及“高校应如何适应改革”的研究,尤其是实践研究就显得尤为迫切和重要,本研究的主题便应运而生。基于录取批次改革对高校及考生产生了不可避免的影响,试点省份高校及考生也积极地做出了应对之策,为改革的进一步推进提供了宝贵且具体的借鉴经验,遵循从理论到实践再到理论的研究思路,展开了对本课题的研究。本研究首先从历史角度对不同时期的高考录取模式进行梳理,探讨了不同历史背景下的高考录取模式,进一步明晰改革的意义与未来的走向;其次,通过访谈进一步分析改革的动因,探讨改革可能对高校及考生产生的影响;随后,通过实证调查,分析录取批次改革对上海各高校及考生的实际影响,及高校的初期探索和应对之策,回答了录取批次改革在实践中产生了哪些具体的影响,高校又是如何应对的这一问题,分析其影响及应对之策;最后,在上海市录取批次改革的经验基础上,尝试对录取批次改革的进一步完善提出政策建议。通过梳理得出本研究的结论:分批次录取存在诸多问题,已不适应社会发展需要,录取批次改革以公平及分类发展等思想作为理论依据进行改革;录取批次的改革在实际中确实对试点省份的高校及考生带来影响,如提高了高校投档满足率、扩大学生高校选择权等,同时也存在部分考生志愿填报风险增大等问题;试点省份高校在招生、学科建设及人才培养等方面采取了积极的应对策略,给全国高校提供了可供参考的经验,譬如明确自身定位,加强高校与中学的联系等,鉴于此,政府应完善改革的配套制度、降低考生志愿填报风险,高校应重视录取批次的影响,抓住机遇、迎接挑战,考生也应转变观念,以适应改革的步伐,从而进一步推动高等教育领域的深化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