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HD油田1井区1999年投入开采,由于开采初期未注水开采,地层压力持续下降。自2006年9月开始注水开发,随着注水开发时间的增加,注入水和地层水开始侵入油层,使油层发生了不同程度的水淹。本文研究针对此情况,开展了对研究区小层水淹级别划分及其水淹规律分析,并研究其剩余油分布特征。根据研究区注采动态资料和注水井示踪剂分析资料,得出了研究区水淹模式为地层水水淹,结合水淹井含水率变化特征分析,总结出研究区三种水淹机理:边水顺层推进水淹、底水缓慢上升型水淹和底水锥进型水淹。油层水淹后,在常规测井曲线上表现为水淹层电阻率比未水淹的油层电阻率要降低,水淹强度越高,水淹层电阻率越低,并且在双侧向电阻率测井上水淹层表现为增阻侵入。声波时差水淹后增大,密度减小,自然伽马值降低。为分析储层均质性对水淹的影响提供依据,提出了以岩芯刻度测井为基础,引入神经网络方法建立适合研究区的直井储层参数精细解释模型。在储层参数精细解释的基础上,对研究区东河砂岩段夹层分为3类:钙质砂岩夹层、含钙泥质砂岩夹层和泥质砂岩夹层。总结了3类夹层在测井曲线上的响应特征并建立了夹层测井识别标准,利用标准对研究区单井夹层进行识别并分析夹层分布特征。为了准确判别油层水淹情况,本文应用了定性和定量方法来解释水淹层,最后分析采用了利用计算油层含水饱和度(Sw)、含水率(Fw)、驱油效率(η)定量划分水淹级别方法。此方法利用密闭取芯资料为基础分析,建立了神经网络计算含水饱和度模型、含水率模型和驱油效率模型。利用密闭取芯岩样分析水淹情况结合试油资料给出研究区水淹级别划分标准,应用标准结合计算参数对研究区13口井进行小层水淹级别划分,准确率高达88.9%。利用单井小层水淹级别划分成果,分析了研究区水淹层纵向分布特征和第4、5、6小层的平面水淹规律。最后利用利用油藏数值模拟技术,结合水淹层解释成果,分析了研究区剩余油纵向分布特征和小层平面分布特征,得出构造高部位的H48、H40、H36、H34等井各小层周围剩余油饱和度大,可动用储量较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