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前,我国大多数陆上油田已进入高含水期,而油田的采出程度都不高,进行剩余油分布规律研究对于搞好油田的后续开发、提高采收率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下二门油田1977投入开发,之后又进行多次综合调整。经过二十多年的高速、高效开发,已经进入高含水期,面临着后备资源不足、产量逐年递减和含水率不断上升的严峻形势。目前下二门油田开发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是:储层非均质性严重,层内层间矛盾突出;井网对含油砂体控制不住或控制程度差;油井多向受效程度低,局部区域能量不足。针对开发现状以及存在的问题,运用油藏工程法和精细油藏模拟方法分别研究了剩余油的宏观分布规律。综合二种方法的结论,得到剩余油在地下三维空间的分布状况。油藏工程方法研究剩余油主要立足于区块和单井的动态生产数据,选择比较合适的水驱曲线,计算了各单井的剩余可采储量以及区块的地质储量和采出程度。在小层剩余油量分配理论的指导下,计算了各小层的剩余可采储量以及各井点不同小层的可动油饱和度。精细油藏数值模拟研究中,首先利用确定性建模软件Petrel建立了储层三维地质模型。在此基础上利用Eclipse软件建立了油藏数值模拟模型并进行了静态储量拟合和动态拟合。储量拟合结果表明三维地质模型精度比较高;区块以及单井的历史拟合结果显示拟合程度高,从而为下一步剩余油分布规律的分析奠定了基础。
综合油藏工程方法和数值模拟法的结果,得出下二门油田中下层系的剩余油分布状况。分析认为:纵向上剩余油主要分布在砂层厚度大、物性较好的原主力油层中,剩余地质储量与原始地质储量里很好的正相关性;平面上剩余油的富集部位主要在局部构造高点、断层附近以及离边水比较远井网控制程度低或无控制的部位。
论文还对剩余油分布规律的影响因素进行了简单分析。认为:造成剩余油在纵向上、横向上都不均匀的原因包括地质因素和井网因素两方面。地质因素决定了初始含油饱和度的分布、开发过程中的渗流特征;井网因素决定了剩余油的富集部位。
针对剩余油的分布状况,认为下一步挖潜的重点应是井网的进一步完善,地层能量的保持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