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是关于江南传统木构类型及其营造技术、整体稳定性、建构思维及相关问题的研究。
建筑作为人类营建行为的产物,其结构形式的生成是基于建构思维之上的。人类自新石器时期就因地域环境差异开始了不同类型的营造活动,渐形成差异显著并影响深远的建构思维。第一章首先就“建构”定义及其在中国背景下所赋予的新内涵进行反思;第三章以黄河流域仰韶文化与长江流域河姆渡文化为例,着重探讨了早期营建活动与后世体系多样、成熟复杂的中国传统木构结构类型的渊源关系。
第四章着重对穿斗构架特征、木构架类型及其演进关系进行探讨。其中对穿斗构架的考察择要讨论了其构架形式特点、榫卯特征、立架与模数特点;而对木构架类型与演进关系的考察,则以构架整体稳定性为判断标准,依次对类型分化前提、构件受力性质、节点特色、建构思维差异等逐一探讨,力求在注意理论的逻辑一致性同时完成合理的推测性论断。
第二章和第五章将论述的中心聚焦于江南地区。第二章就江南的历史沿革及木构技术的兴盛进行概述。第五章先就江南地区穿斗木构的区域体系特征和影响关系进行探讨,并进行了实证分析与比对研究:一例为具有形制样式与建构意义双重研究价值的浙南时思寺建筑,另一例陶林二公祠因全落架的工程性质而具有建构考察价值。以上三个章节为本论文之重点所在。
第六章分别就《营造法式》中“地袱”与“栔”、“足材”与江南的关系进行考察,在深化认识《营造法式》与江南渊源的同时,也力求丰富《营造法式》的认知、研究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