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当前,养老机构的照顾越来越呼唤身、心、社、灵的“全人照顾”。究竟什么是灵性及灵性照顾?养老机构目前的灵性照顾现状如何?如何根据中国传统文化构建养老机构的灵性照顾体系?社会工作者如何帮助养老机构提升灵性照顾水平?这些问题需要我们去讨论和关注。本文从社会工作理论的灵性视角出发,通过非参与式观察的方式了解G老人院不同园区特别是临终关怀服务区内开展灵性照顾服务的情况,以非结构式访谈的方式访谈了5名老人(其中1名新入院,1名身体状况较好且活动能力强,2名生活不能自理的长期病患,1名癌症晚期的老人)、3名家属和5名不同专业的照顾者,了解他们对灵性照顾的需求表达及期待,以及老人、家属及照顾者之间的互动情况。同时,对10名社会工作服务人员进行了焦点小组访谈,以了解他们对社会工作者介入养老机构灵性照顾角色、路径及策略方面的建议。经过对文献回顾和访谈资料的分析后发现,尽管对灵性照顾的概念界定各不相同,但中国传统文化下的灵性概念超过了宗教的范畴,是指人们通过与自我、与他人和与环境的互动,理解和体会生命的意义与价值、维系和谐的人际关系、超越当下的困境,以获得心灵安康和生命成长的动态过程。灵性需求是伴随我们一生存在的,灵性需求的表达会受到人的健康状况、教育程度、生活阅历、文化背景等因素影响,从而显示一定的差异性。目前养老机构的灵性照顾尚处于初步阶段,尚未形成照顾体系。养老机构的灵性照顾必须树立以人为中心的核心价值,以老人为主体,以机构老人、家属及照顾者之间正向增权的伙伴关系和良性互动为前提,从人与自我、人与人、人与环境三个维度及赋予意义、提升价值、促进共融、完成超越四个指标来构建。特别是要重视照顾对象的主观感受和参与,营造支持性的环境氛围。社会工作者作为专业助人者,应在养老机构灵性照顾体系中发挥评估者、协调者、倡导者、支持者等角色,并通过内生性探索及外在支持建构两种路径相结合,帮助照顾对象提升灵性水平。在具体策略方面,应以老人新入住、身体状况变差时及临终前后等重大事件为切入点,综合运用院舍适应辅导、个人照顾计划、互助团体和支持网络建设、人生历程回顾与生命教育、临终关怀与悲伤辅导等社会工作助人方法,并对自身的灵性健康状况保持高度的敏感和关注,以实现生命影响生命的助人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