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营造法式》殿堂构架地震作用下弹性抗侧移刚度研究

来源 :厦门大学 厦门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henfenglianx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国古代木构架房屋具有良好的抗震性能,其中凝结了长达数千年间古代的建筑工程经验与智慧。这种“干架”结构有别于现代刚接杆系结构,其结构受力分析尚不能直接套用现代框架结构计算方法。已有的研究,通过缩尺模型试验,回归分析,拟合出类似于现代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的动力学方程,尚未能揭示出符合古代设计思想及技术水平的基本原理。从古代房屋结构的设计、建造方法入手,探寻其本源的科学原理,一方面可以为古代建筑的安全性能评价找到一般性的方法,另一方面,古为今用,可以为现代工程建设带来新的启迪。  本文在深入研读《营造法式》的基础上,对古代殿堂结构的构造做法、结构特性进行分析归纳,重点关注:木柱与石础的平面直顶连接,柱与额枋的榫卯连接,柱架的“侧脚”及“生起”以及枓栱铺作的传力特性。同时研究“多刚体——干架”结构的动力方程,并通过理论解析,得出了柱额榫卯柱架的弹性抗侧移刚度与枓栱的弹性抗侧移刚度。  研究发现,柱架的弹性侧移变形包括柱与额枋所形成的门式刚架的弹性变形,榫颈的弯折变形,柱架层具有很大幅度的滑动位移,包括柱脚平面摩擦滑移,榫卯间隙滑移;结合已有试验,在较大地震作用下,结构弹性变形占全部位移振幅的14%左右,其余约86%的位移主要为柱脚滑移与干架构件间的缝隙挤进张合。  铺作层数是殿堂构架铺作层用于控制侧移变形以及对大屋盖进行隔震、消能的主要手段,枓栱由四铺作(一层)增至五铺作(两层),铺作层抗侧移刚度明显减小,同时可控的转动侧移幅度增大;而由七铺作(四层)增至八铺作(五层)刚度减小已不明显,这正与《营造法式》中规定的铺作只有四至八铺作相吻合。  与以往的试验研究结果对比,本文所得出的殿堂构架在微震激励下的弹性自振周期与敲击试验实测值吻合;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推论得出,古代殿堂结构在较大地震作用下,弹性侧移变形很小,主要借助房屋在础石水平顶面上发生整体滑移来隔震、消能;对于“多刚体——干架”结构,其主要是借助上部结构的重量在水平接触面上形成的摩擦力与不影响结构安全的机动滑移成功抵御水平地震作用。
其他文献
基础隔震是结构被动控制中的最重要的方法之一。它以崭新的概念进入建筑结构地震防护,正引起世界许多国家的重视。本文针对目前人们关注的基础隔震结构的动力分析方法及设计
边坡稳定性评价是岩土工程的基本问题。边坡稳定的合理评定及其设计,对我国经济建设和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具有重要意义。目前边坡稳定分析仍使用传统的极限平衡法,尽管这种方法
原水中过量繁殖的藻类会对饮用水处理工艺运行产生不利影响。水体富营养化是导致原水中藻类大量滋生的主要原因,因此人们对此进行了大量研究。而在饮用水处理中,特定的工艺运
重型工业建筑的安全可靠运行对国家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大影响使得对重型工业建筑进行健康监测具有极其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以重型工业建筑的健康监测为背景,对所涉及的一系列内
地震模拟振动台试验是当前我国研究建筑结构抗震性能、确认其抗震能力的重要方法之一,其理论基础为相似理论。我国当前针对复杂大型和超限超高建筑结构进行的振动台模型试验绝
近年来,大跨度空间结构迅速发展,其中空间网架具有重量轻、结构合理、造型优美和力学性能好等优点,被广泛用于大跨度公共建筑和民用设施。然而由于这种结构受荷载作用具有随
混凝土的受力特性与裂缝的发展密不可分,混凝土裂缝发展机理及其定量描述是混凝土结构理论的一个基础课题。然而,由于混凝土材料的不均匀性和非线性,其破坏过程并不像脆性材
火灾产生的高温可使建筑结构严重破坏甚至倒塌,为了保证建筑结构具有足够的抗火能力,必须进行建筑结构的抗火分析。近年来,压型钢板-混凝土组合楼板(以下简称组合楼板)已在工
随着城市建设的发展,基坑工程的深度和面积也越来越大,在深大基坑中混凝土支撑是最常见的支撑体系。收缩和徐变是混凝土材料本身固有的时变特性,但过去基坑工程中并未考虑混凝土
FRP(fiber reinforced polymer)具有轻质、高强、耐疲劳、耐腐蚀及耐久性好、施工便利等优点,因而被越来越广泛地应用于结构的修复与加固实践中,FRP加固混凝土柱除了可以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