纳粹大屠杀记忆的史学考察

来源 :东北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hina_BILLGATES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世纪下半叶以来,随着后现代思潮的挑战和史学研究范式的转换,历史学经历了转型。在新的史学语境下,记忆在历史话语体系中受到很大关注,记忆本身以及有关各种历史事件和经历的记忆,成为学界的研究对象,由此出现了“记忆的繁荣”。记忆研究的兴起与叙事、创伤、集体记忆、个体记忆等概念相互交织。纳粹大屠杀是20世纪重要的历史事件之一,对大屠杀的研究对于推动记忆在历史话语中的发展起到了尤为重要的作用。大屠杀记忆作为20世纪末以来历史学研究的热点,是考察历史编纂学、史学理论及史学史视域下记忆话语的兴起、现状及走向的绝佳视角。本文旨在透过对纳粹大屠杀记忆在史学视域下的历史流变、时代特性、叙事突破及理论反思,揭示大屠杀记忆研究对于历史学在理论发展和叙事实践方面的启示与价值。本文按照首先分别考察一般意义上与历史学相关的记忆研究和已成熟的纳粹大屠杀研究,再以二者之间理论上的关联与相互渗透作为反思的切入点进行,并依照此思路将全文分为四个部分。首先,本文对20世纪历史话语体系中记忆研究的兴起进行了总体考察,并按以下三步进行。第一步考察历史学的当代转型,重点梳理后现代思潮挑战下历史学在研究旨趣、观念和方法上的变化,及其与记忆研究兴起的关系。第二步是对历史与记忆关系的再梳理。整个20世纪,在记忆兴起之前及之后的语境下,历史学对历史与记忆关系的研究旨趣也经历了从强调区分对立到更关注二者的联系和相互作用。历史与记忆在方向和目的两个方面的共同指向是大屠杀记忆史学考察的重要基础,笔者还就此作了重点梳理和分析。第三步笔者提出,20世纪历史话语体系对记忆的关注中,大屠杀是焦点事件,大屠杀记忆体现出了集体记忆与创伤记忆这两重属性,然后分别对集体记忆、创伤记忆作了概念梳理,进而对作为集体创伤记忆的大屠杀记忆进行了进一步界定和分析。其次是对大屠杀记忆的历史流变和特性的分阶段考察。笔者分别以1961年艾希曼审判和1986年德国“历史学家之争”为节点,将20世纪下半叶大屠杀记忆的历史演进分为战后初期、“黄金时代”和后大屠杀时代三个阶段,以此对时代变化下大屠杀记忆在历史背景、关键事件、社会氛围及学术观念等方面展现的特性进行总结。为了区分不同主体的立场,每一阶段的考察都以德国和犹太世界为不同阵地进行。总体来说,战后初期以沉默与外属化为特征,“黄金时代”以神圣化与道德化为特征,后大屠杀时代则以历史化与多元化为特征,呈现出较鲜明的阶段特性。随后,本文以后大屠杀时代为背景,重点考察20世纪90年代以来,在大屠杀记忆走向多元化和私有化的背景及后现代史学理论的语境下,大屠杀记忆在历史表现上的困境与理论突破。笔者以1990年在美国加州大学召开的探究大屠杀记忆的历史表现极限的学术会议为切入点,重点关注参会并在之后进一步就此问题进行理论探索的海登·怀特、索尔·弗里德兰德、多米尼克·拉卡普拉三位史家。他们各自的理论阐述和相互交锋,分别涉及大屠杀在历史表现问题上与文学理论、史学实践、创伤理论的交融。本文基于三位史家的不同视角,进一步分析了历史记忆在当代史学研究中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效应。最后,笔者就大屠杀记忆在当下史学理论领域中引发的一些问题进行了反思。纳粹大屠杀作为一个极限事件,难以对其作出充分准确的历史解释,已成为学界的一个共识。笔者梳理和分析了半个多世纪以来对纳粹主义历史解释范式的演变,认为一种具有意识形态属性的反犹主义是大屠杀发生的思想根源。同时,西方学者对意识形态的强调反映了其冷战式思维惯性,这也是过往在西方学界未被真正重视但值得批判和警惕的方面。同时,笔者也对大屠杀记忆的各个因素之间的关系和相互作用进行了反思。首先通过选取时间性与历史性为例,揭示大屠杀记忆的各种因素在当前及未来的历史书写过程中可能遭遇的道德张力问题。之后,利用玛格利特的理论模型对大屠杀记忆道德属性的复杂性进行反思。最后,通过批判二元对立式的理论惯习,尝试提出一种理论假设,即以道德性为核心的“魔方式”多面体来考察和定位大屠杀中各因素及其之间的相互关联。此外,本文还以“记忆、正义与纪念”为主题进行了延伸性思考。笔者结合当前西方记忆研究的前沿关注点,对与记忆相关的历史正义、纪念等方面提出了一些思考,旨在强调职业历史学应注重大屠杀记忆的复杂性,并以更清醒的视角、更开放的态度为保持记忆的理论活力和社会功能而持续进行有价值的探索。
其他文献
法律精神是法律规则背后的思想和文化,是包含在法律制度中的有关法的最本质的观念,它经过历史的沉淀,深深扎根于国民性之中,具有稳定性和继承性,是法律文化的一种内在表现。
写作是衡量语言学习者产出能力的重要指标之一,一直备受二语习得研究者关注。大量研究发现,词汇丰富性能够有效预测二语学习者写作质量。近几十年来,国内许多学者探讨了二语学习者作文的词汇丰富性特征,但研究语料多为限时写作,少有研究涉及非限时写作,且少有研究讨论学习者获取词汇丰富性的途径。随着教学重心从教师转向学生,学习者自主学习能力引起教育者广泛关注。学习策略在学生自主学习过程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过去大
中国传统说话艺术可溯之源长,具有悠久的历史。先秦口耳相传的神话传说已经出现说故事的因素,先秦瞽曚俳优说唱孕育了最早的说话艺术。到了后代,隋代侯白“能说一个好话”,唐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产生的数据总量越来越多,其中部分数据是不需要实时访问的,我们称之为冷数据。大量的冷数据对于数据存储技术的数据保存时间和存储容量提出了较高的要求,
约翰威廉姆斯与汉斯季默是美国好莱坞两位著名的作曲家,创作了大量耳熟能详的优秀配乐作品,在好莱坞影片产业中有着极大的影响力,他们的音乐也成为当今许多年轻作曲家学习与借鉴的范本。但关于他们二人配乐对比与分析的文章至今仍很缺乏。本文以他们在英雄主义题材影片中的配乐为例,从音色、和声、和作曲结构上进行分析,归纳总结出两位作曲家在同样是英雄主义题材影片下创作手法及其效果的异同,进一步认识和学习到他们的作品分
随着城镇化快速发展,农村年轻人通过外出打工,父母留在农村“干活”,以增加家庭收入的现象越来越普遍。对于我国农村老年人来说,退休是一件非常遥远的事情,农村老年人甚至处于“无休止劳动”的一种状态。在农村劳动力向城市转移、农村家庭养老功能弱化、人们物质生活水平普遍提高的背景下,社会保障体系是支撑农村老年人安享晚年的物质和心理基础,特别是对于经济水平低的老年人来说。2009年国务院出台《国务院关于开展新型
太阳能是一种清洁的可再生能源,利用有机朗肯循环吸收转化太阳能使之发电,是有效利用太阳能的一个重要研究方向。本文针对小型的太阳能有机朗肯循环光热发电系统进行了相关的
本文从瓦尔达电影作品中的后现代性元素入手,分析瓦尔达作品中的后现代电影先锋实验特质,探讨瓦尔达通过自己的“电影书写”、“离题”等美学风格和现代电影表现手法呈现出的后现代美学特质和多元开放的价值观。同时,在此基础上探讨瓦尔达电影中的折衷主义特质,主要体现在她并没有局限于后现代主义的框架下。不同于后现代主义消解主体、拒斥历史的反叛,瓦尔达的电影作品在运用后现代电影跳脱叙事逻辑、拼贴、游戏手法的同时又不
咏节妇诗文是文人为婚后夫死守节的妇人所做的诗文,这种题材的创作肇端于南北朝,在元明清有数量庞大的作品留存,本论文主要以元代的咏节妇诗文为研究对象,对其社会历史背景、
《东都事略》是北宋文士王称编撰的纪传体史籍,原书内容丰富,史料详实,是了解和研究北宋历史与文人事迹不可缺少的补证文献,因而后世大都将它作为校勘宋代史书的参考资料。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