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通过观察分析中心性浆液性脉络膜视网膜病变(central serous chorioretinopathy, CSC)患者中医证型以及眼底荧光血管造影(fundus fluoreseseei angiography, FFA)、光学相干断层扫描(optical coherence tomography, OCT)的不同表现,采集CSC临床病例的证候信息,利用数据库及数理统计分析等技术,分析CSC中医证型在年龄、病程及自镜视力(后文中所提视力均为患者自镜视力)上的区别,对比研究“非典型"CSC与典型CSC的区别,进一步分析CSC与OCT相关性。方法:对2012年3月至2012年11月期间江苏省中医院眼科门诊确诊的CSC患者,按照中医证型标准分为湿浊上泛型、痰湿化热型、肝肾阴虚型,参考《眼底病学》(第二版)通过患者的眼底荧光血管造影表现进行分类,记录患者的病史、全身症状、视力、眼底荧光血管造影、光学相干断层扫描等各方面信息,分析CSC中医证型在年龄、病程及视力上的区别,对比研究“非典型"CSC与典型CSC的区别,进一步分析CSC与OCT相关性。结果:1.41-50岁患者最多,男女患者之比为2.39/1,男女患者在各个年龄段的分布趋势相似;2.三种证型的男女分布没有显著差异,湿浊上泛型患者年龄最大,肝肾阴虚型病程最长,视力最差;3.典型组与“非典型”组的男女分布没有显著差异(P>0.05)。典型组与“非典型”组平均年龄有明显差异(P<0.05),“非典型”组患者年龄大于典型组。视力比较上,“非典型”组患者视力比典型组差(P<0.05)。病程方面,典型组与“非典型”组之间没有显著差异(P>0.05)。4.黄斑中心区厚度200-299μm组平均病程明显长于300-499μm、500-699μm组。平均视力比较上,各组间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但通过两两对比发现200-299μm组视力明显好于与200μm以下组及700μm以上组视力。湿浊上泛型患者黄斑中心区厚度多分布在300-499μmμ500-699μm、700μm以上三组,痰湿化热型分布在小于299μm、300-499μm、500-699μm组,肝肾阴虚型在500-699μm、700μm以上组没有分布。黄斑中心区平均厚度:湿浊上泛>痰湿化热>肝肾阴虚,三种证型之间黄斑中心区厚度有显著性差异,其中湿浊上泛型黄斑中心区厚度显著大于痰湿化热型和肝肾阴虚型,痰湿化热型与肝肾阴虚型无显著性差异。CSC患者视力与IS/OS相关(Sig<0.05)。结论:1.41-50岁患者最多,所占比例超过一半,男女患者之比为2.39/1,男女患者在各个年龄段的分布趋势基本相似。2.CSC三种证型的男女分布没有差别,但平均年龄有显著差别,肝肾阴虚型视力最差,病程最长。3.典型与“非典型”病例病程没有明显差别,但“非典型”患者年龄更大,视力更差。4.黄斑中心区厚度在200-299μm者病程最长,视力上200-299μm者最好,700μm以上者最差。湿浊上泛型平均黄斑中心区厚度最大,视网膜光感受器内节和外节间的联结(inner segmentand outer segmentpho-toreceptor junction,, IS/OS)的情况与患者视力相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