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脑卒中是一组急性脑循环障碍所致的局限或全面性脑功能缺损综合征。很多研究已表明,颅内外血管形态学改变是缺血性脑血管病的直接原因,因此,本研究目的旨在利用颅外颈部血管超声线阵与凸阵探头、高频与低频技术与颅内经颅多普勒超声(TCD)相结合,研究分析脑卒中高危人群颅内外血管形态学特点,并且综合判断颈内动脉、椎动脉颅外段解剖形态改变及血管先天解剖变异或发育异常对颅内供血影响。探讨利用颈脑一体化超声(颈部血管超声与经颅多普勒超声)筛查脑卒中高危人群血管解剖形态学改变的意义。对颅内外血管形态学改变的高危人群积极干预,降低脑卒中的发生率。方法:收集2014.1—2015.6在我体检中心进行脑卒中筛查的高危人群1860例做为高危组,男1105例,女755例,年龄均大于40岁,平均年龄58岁;收集同期在我体检中心体检的非高危人群500例做为对照组,男315例,女185例,平均年龄52岁。应用颈部血管超声高频探头与低频探头相结合的技术观察双侧颅外段颈动脉及椎动脉颅外段的管径及内-中膜(IMT)厚度、有无斑块(包括斑块的位置、大小、形态及性质)、椎动脉的走行、起源及血流动力学变化;应用经颅多普勒超声观察颅内血管血流动力学变化及侧支循环建立情况,研究高危人群颅内外血管形态学的改变,并选择高危组中颈内动脉狭窄的病例,分析颅内大脑中动脉血流动力学的变化及侧支循环建立的情况;选择椎动脉开口狭窄的病例分析颅内段血流动力学变化;选择椎动脉先天发育异常病例分析颅内血流动力学变化。结果:脑卒中高危组前循环(颈动脉、大脑中动脉)血管形态学(内膜的增厚、斑块的形成、管腔的狭窄情况)的改变与非高危组比较均有显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人群斑块性质比较,低回声斑块、混合回声斑块两组间差异显著(P<0.05),有统计学意义;等回声斑块与强回声斑块两组间无显著差异(P>0.05),无统计学意义。两组人群狭窄血管的狭窄程度比较,高危组管腔的狭窄程度明显高于非高危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血流动力学改变结果为当颈内动脉狭窄程度<50%或50-69%,颅内大脑中动脉收缩期峰值、搏动指数与对照组差异不显著(p>0.05),无统计学意义;颈内动脉狭窄程度>70%及闭塞时,颅内大脑中动脉收缩期峰值、搏动指数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脑卒中高危组后循环(椎动脉开口、基底动脉)管腔形态学改变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椎动脉远段闭塞性病变两组无显著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椎动脉、基底动脉管腔狭窄程度高危组明显高于非高危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血流动力学改变结果为椎动脉开口狭窄程度<50%或50-69%时,椎动脉颅内段收缩期峰值、搏动指数与对照组差异不显著,无统计学意义(p>0.05);椎动脉开口狭窄程度>70%及闭塞时,椎动脉颅内段收缩期峰值、搏动指数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高危人群组颈内动脉重度狭窄或闭塞的共27例,经颅多普勒测到侧支循环开放的有24例,一种侧支通路开放的为11例,两种侧支通路开放的为7例,三种侧支通路开放的为6例。前交通动脉开放18例,开放率为66.7%;后交通动脉开放13例,开放率为48%,颈内外动脉侧支开放为12例,开放率为44.4%。从对照组选取椎动脉先天发育异常共计78例,椎动脉先天发育不良组及走行变异组异常侧的椎间隙段、颅内段收缩期峰值流速低于发育正常侧,阻力指数高于发育正常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起源异常组变异侧椎间隙段、颅内段收缩期峰值流速高于发育正常侧,阻力指数变异侧低于发育正常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本研究中,椎动脉频谱异常的有21例,分析结果为椎动脉远段闭塞13例,椎动脉v1段70-99%狭窄3例,椎动脉v1段闭塞2例,锁骨下动脉狭窄50-69%7例,椎动脉走行迂曲2例,无名动脉瘤2例,椎动脉v1段闭塞2例,锁骨下动脉狭窄70-99%6例,锁骨下动脉闭塞2例。结论:颈脑一体化超声作为一种无创、廉价、简便的检查手段,可以很好地评价颅内外血管形态学的改变。脑卒中高危人群动脉内膜的增厚、斑块形成及不稳定斑块的数量、管腔的狭窄及狭窄程度高于非高危人群,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二者联合应用对椎动脉频谱异常者可较好的进行病变血管的定位诊断。对颅外动脉狭窄或闭塞者可以评价颅内血流动力学变化及其侧支循环开放情况,为临床选择合理的治疗方案提供重要的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