枸橼酸咖啡因治疗早产儿原发性呼吸暂停的临床研究

来源 :南昌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hial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回顾性分析总结60例早产儿原发性呼吸暂停病例资料,通过比较枸橼酸咖啡因与氨茶碱以及不同剂量枸橼酸咖啡因在治疗早产儿原发性呼吸暂停的疗效与安全性差异,探讨枸橼酸咖啡因在治疗早产儿原发性呼吸暂停的疗效与安全性。方法:本研究回顾性分析60例2015年1月~2018年2月在南昌市第三医院新生儿科28-34周有早产儿原发性呼吸暂停且已使用枸橼酸咖啡因或氨茶碱的早产儿病例,按其用药方式不同分为三组:枸橼酸咖啡因A组,枸橼酸咖啡因B组,氨茶碱C组,每组各20例。各组给药方式如下:A组:负荷剂量为枸橼酸咖啡因20 mg/kg,间隔24 h后,给予5 mg/kg的维持剂量,每24小时一次;B组:负荷剂量为枸橼酸咖啡因20 mg/kg,间隔24 h后,给予10 mg/kg的维持剂量,每24小时一次。C组:氨茶碱首剂负荷量5mg/kg,12 h后给予维持量2mg/kg,每12小时一次。三组患儿用药均使用至呼吸暂停消失后7-10天,如仍有呼吸暂停发作,则用药至纠正胎龄至34周。对三组患儿呼吸暂停的治疗效果(用药72小时后呼吸暂停发生次数减少50%以上、呼吸暂停消失时间)、需要机械通气的比例、需要机械通气的时间、氧疗持续时间、出院前死亡率、生后4周BPD、PDA及ROP的发生率、听力筛查未通过率进行统计学分析,并对药物相关不良反应如心率增快、胃肠失调等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1.一般资料:各组患儿在产前激素、母绒毛膜羊膜炎、分娩方式、性别、5 min Apgar评分、出生体重、胎龄等基本情况方面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2.三组在用药72小时后呼吸暂停发生次数减少50%以上的比例有明显差异,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枸橼酸咖啡因B组明显高于氨茶碱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枸橼酸咖啡因A组略高于氨茶碱C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枸橼酸咖啡因A组和B组对比,无明显差异(P>0.05)。3.三组在呼吸暂停完全消失的时间上有明显差异,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枸橼酸咖啡因A组、B组对比氨茶碱C组,呼吸暂停完全消失时间均缩短,其中B组与C组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A组与C组之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枸橼酸咖啡因B组对比A组,呼吸暂停完全消失时间亦明显缩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4.枸橼酸咖啡因A组及枸橼酸咖啡因B组拔管时纠正胎龄均小于氨茶碱C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A组与B组之间对比,拔管时纠正胎龄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B组氧疗持续时间略短于C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患儿在需要机械通气的比例、出院前死亡率方面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5.安全性:A组、B组患儿在心率增快、胃肠失调、高血糖的发生率略低于C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三者NEC发生率无明显差异。6.并发症:A组、B组生后4周BPD发生率略低于C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患儿在PDA及ROP的发生率、听力筛查未通过率方面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1.枸橼酸咖啡因治疗早产儿呼吸暂停的疗效(包括用药72小时呼吸暂停减少50%以上的比例及呼吸暂停完全消失时间两方面)优于氨茶碱;2.枸橼酸咖啡因对比氨茶碱,可缩短呼吸机使用时间;3.大维持剂量(10mg/kg)与小维持剂量(5mg/kg)枸橼酸咖啡因对比,虽然用药72小时呼吸暂停减少50%以上的比例无明显改变,但呼吸暂停完全消失时间缩短,前者疗效优于后者;4.枸橼酸咖啡因不良反应略低于氨茶碱,且增加枸橼酸咖啡因的维持量不会增加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故对于早产儿原发性呼吸暂停,推荐优先使用枸橼酸咖啡因,且维持剂量10mg/kg优于5mg/kg。
其他文献
Nevanlinna理论是研究亚纯函数的唯一性问题以及复微分方程值分布问题的重要工具.本文应用差分版本的多复变亚纯函数Nevanlinna理论,研究了涉及差分的多复变亚纯函数的唯一性问题、多复变差分Clunie型定理、一类偏微分差分方程组允许解的存在性以及一类线性非齐次q-差分方程解的增长性问题.本文的结构如下:第一章介绍了本文的研究背景和主要研究内容;第二章介绍了多复变Nevanlinna理论的
水位流量定线是水文测验中的一项重要工作,如何高效准确的得出水位流量关系模型来对水位流量进行定线是目前研究的重难点。论文简述了常用的几种水位流量关系模型,重点分析对比了不同关系模型的优缺点,并从实际应用的角度出发,分析了不同模型的使用场景和应用范围。在此基础上,论文提出了一种基于集成学习的融合模型,该模型通过对个体学习器的结合,能够有效地平衡不同模型的优缺点,减小单个模型工作时产生的过拟合现象和系统
第一部分:工业上分子筛的催化性能往往可以通过用过渡金属改性来提高,而金属镍是用于加氢和脱氢催化剂中应用最广泛的过渡金属之一。本文利用色散修正泛函理论计算了一个镍原子和镍二聚体对HAl ZSM-12分子筛的吸附,结果表明:无论是一个镍原子还是Ni2团簇吸附在分子筛上,分子筛上的氢原子都会先转移到镍原子上,对于单个镍原子的吸附,最终会将分子筛上的氢原子还原成氢气释放出来,导致分子筛B酸位点的减少,但N
细胞衰老是多种疾病的重要风险因素,例如神经退行性疾病、癌症和代谢性疾病如Ⅰ/II型糖尿病等。线粒体作为细胞产能中心与衰老密切相关,可以通过多种方式调控细胞衰老,如慢性炎症、线粒体自噬、线粒体未折叠蛋白反应(mitochondrial unfolded protein response,mt UPR)等。FOXM1是细胞内关键的核转录因子,调控细胞周期中G1/S、G2/M过渡和M期进展,在抑制细胞衰
求解非线性方程组问题一直是数值代数研究中的一个重要分支,也是现代数学研究中非常活跃的问题.本文针对求解非线性方程组和弱非线性方程组这两个问题,提出了若干个基于广义超松弛迭代的新方法.首先,本文简单介绍了非线性方程组问题和弱非线性方程组问题,其中包括研究背景、相关概念、表达形式、研究现状等.随后,针对求解非线性方程组问题提出了一个新的迭代方法——修正Newton-预处理广义超松弛迭代方法(MN-PG
失效模式及影响分析是一种应用极为广泛的可靠性分析方法和管理工具,而失效模式的风险评估是其关键内容。针对工业界广泛应用的第五版失效模式及影响分析标准没有体现客观存在的评估者风险偏好的影响、可能出现严重的风险结而使得评估者无法有效区分关键失效模式等不足,论文综合应用效用函数和模糊推理理论系统开展了如下失效模式的风险评估研究工作。论文首先对失效模式进行风险分析,采用风险矩阵方法从严重度、频度和探测度三个
目的:通过对较大样本量的南昌地区人群进行筛选,找到ABO亚型血型并进行相关研究。获得南昌地区人群ABO血型基因多态性的分布资料,并为中国汉族人群ABO血型亚型多态性提供数据。同时利用研究结果指导临床亚型输血,确保临床用血安全。方法:选择2017-2019年中所有南昌市中心血站中符合《献血者健康检查要求》的无偿献血者进行筛查。对正反定型不一致的样本使用血型血清学检测献血者的ABO抗原及抗体;使用PC
采用电渗析法对酱油进行脱盐处理时,可回收大量具有特殊风味的盐液。该实验研究了不同电渗析条件下脱盐对酱油各组分迁移情况的影响,并分析了盐液的风味物质构成。结果表明,电渗析电压的变化对酱油中氯化钠(NaCl)迁移效率的影响远大于氨基酸态氮及总酸。在电渗析电压13 V、处理时间30 min条件下,酱油的氨基酸态氮(AAN)及总酸(TA)的损失率较低,且NaCl脱除率达41.97%,盐液中NaCl、AAN
为了评估辽宁地区鸡传染性贫血病毒(Chicken anemia virus,CAV)的变异情况及致病能力,试验提取鸡传染性贫血发病鸡肝脏总DNA,依据GenBank中德国株CUX-1(M55918.1)基因序列设计3对特异性引物进行PCR扩增、测序及序列分析;然后对鸡传染性贫血发病鸡肝脏进行常规处理,取菌液接种1日龄SPF雏鸡,观察其是否具有致病性。结果表明:成功分离出1株CAV(DD-2016)
乙烯是许多工业反应至关重要的中间体。一般工业中大多会通过高级碳氢化合物的热裂解或催化裂解生产乙烯,但是这个过程会产生少量的乙炔杂质,这种杂质会毒化催化剂,为了防止催化剂中毒,需要使乙炔浓度低于5 ppm。工业上降低乙炔浓度最常见的方法是钯基催化剂乙炔选择性加氢反应,但是贵金属钯价格昂贵,并且在反应过程中会产生乙烯过度加氢和乙烷低聚现象,进而降低乙烯选择性。本论文的目的在于寻求绿色环保、价格低廉的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