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翻译史表明,自从有翻译活动以来,国内外学者对译者作用和地位的研究从来没有停止过。然而,在传统的文学翻译研究中,在以原文和原作者为中心的状况下,译者的开创精神和创造力被长期忽视了。随着翻译研究的发展,特别是二十世纪七十年代西方翻译研究中“文化转向”的产生,翻译研究开始转到了译文文化方向。译者在文学翻译中的作用和地位逐渐被人们认可。到目前为止,在对文学翻译中的译者主体性研究方面,很多学者已经取得了很大的进步。胡庚申在2004年提出了翻译适应选择论。这个理论以达尔文“适者生存”的原则为理论支撑,试图建立以译者为中心的翻译生态环境,提出了“翻译即适应和选择”的理念。从译者的角度来看,译者的中心地位和主导作用贯穿了整个翻译过程:翻译之前,他在选择原文时的本能适应和选择;在翻译中,他通过各种翻译策略和方法达到多维度的适应性选择和转换;翻译之后,他基于“自我适应”机制和制约机制所做的自我适应和适应性选择。这些揭示译者开创精神的适应、选择和转换以及译者对翻译生态环境制约所做的积极反应和适应性选择为研究文学翻译中的译者主体性提供了一个新的视角。本论文运用翻译适应选择论对曾胡翻译《荆棘鸟》的全过程进行分析研究,其中包括:翻译之前,他在选择原文时的本能适应和选择;在翻译当中,他通过各种各样的翻译策略和方法所做的多维度的适应性选择和转换;翻译之后,他基于自我适应机制和制约机制所做的自我适应和适应性选择。研究结果表明,曾胡翻译《荆棘鸟》的过程就是一个适应和选择的过程。所有的这些适应和选择表明译品的成功源于译者在文学翻译中的主导作用、开创精神和创造力。作为这些适应和选择的操作者,适应翻译生态环境的译者在文学翻译中占有中心地位和主导作用。因此可以说翻译适应选择论在研究文学翻译中的译者主体性方面具有可行性。综上所述,从在翻译活动中译者适应和选择的角度来看,翻译适应选择论为翻译研究者研究在文学翻译中的译者主体性提供了一个新视角。运用这个理论,通过关注曾胡在翻译过程中对翻译生态环境的适应和选择,可以分析他在翻译《荆棘鸟》中的主体性。本论文指出了译者的中心地位和主导作用,描述了译者的适应选择过程,说明了制约译者的机制,探讨了文学翻译中的译者主体性。希望本研究有助于文学翻译中的译者主体性研究的进一步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