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社会主义新农村社区建设可以置换出一部分耕地资源,减少农村闲置地,提高土地使用效率,从而有效的缓解耕地资源紧张的状况;而且能改善农民的生活环境,提高农民生活水平,缩小城乡差距。2004年以来,中国政府连续发布“中央一号文件”,制定了一系列支持农村发展的政策,这些支农政策构成了我国新一轮农村综合改革的基本框架,其中新农村社区建设成为解决“三农”问题的一项关键举措。新农村社区建设是建设和谐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新农村社区建设却不能完全等同于新农村建设。按照城乡统筹的要求,新农村社区建设应该是“在党和政府的领导下,依靠农村内部力量,利用农村特有的资源,完善农村社区服务功能,解决社区助农问题,促进社区政治、经济、文化、环境协调和健康发展的同时,不断提高社区的益农和促进农业生产的过程”从目前全国农村社区建设工作的开展情况来看,影响新农村社区建设的因素很多,有客观的自然因素也有主观的人为因素。在新农村社区建设的实践中,农户作为社区建设的内生动力,他们的态度对社区建设的顺利进行有重要影响。然而由于农村众多因素错综复杂,地区差异大,农民对新农村社区建设的态度自然也有很大的不同。因此,对新农村社区建设农民意愿的影响因素进行研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在对理论界相关研究进行梳理和总结的基础上,以在农村发展特色蔬菜种植业而城市经济又比较发达的山东省寿光市作为研究对象,对处于不同地理位置农村的农民新农村社区建设意愿和影响因素进行调查分析。文章基于对山东省寿光市农民的700份调查问卷所得到的数据,采用LOGIT模型对农民的新农村社区建设意愿的影响因素进行实证分析。结果显示,对农民意愿具有显著影响的因素包括:经济补偿,转移就业难度,社会保障因素,农民的知情权和谈判权,搬迁的经济压力,地理位置,年龄和学历等多个层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