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升金湖是长江中下游区域淡水湖泊中重要的越冬珍稀鹤类的栖息地。升金湖保护区建立以来鹤类种群数量在逐渐减少,鹤类栖息地的保护和恢复是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本文通过收集和调查1986年到2015年鹤类种群变化和地理分布数据,选取1986年,1990年,1995年,2000年,2004年,2008年,2011年,2015年8个年份的同时向TM影像数据和外业土地调查数据,通过构建鹤类生境适宜性模型来评价升金湖的鹤类生境适宜性变化,探究30年来升金湖越冬珍稀鹤类的地理分布对土地利用变化的响应,并对鹤类栖息地的保护和恢复提出科学的对策和建议。研究的主要结论如下:(1)升金湖30年来土地利用变化显著:升金湖的土地利用分为林地,水域,草滩地,泥滩地,芦苇滩地,水田,旱地,建设用地8种土地类型,总体分类精度达到90%。林地的面积逐渐下降,总体减少49.68%。水域的面积逐渐增加,总体增加11.52%。草滩地的面积逐渐增加,总体增加49.25%。泥滩地的面积逐渐增加,总体增加147.48%。芦苇滩地的面积逐渐下降,总体减少87.06%。水田的面积逐渐增加,总体增加106.94%。旱地的面积逐渐减少,总体面积减少了53.39%。建设用地的面积逐渐增加,总体增加205.6%。水域,草滩地,泥滩地,水田,建设用地的动态变化率为正值,说明这30年来这5种土地类型呈增加的趋势,林地,芦苇滩地,旱地这3种土地类型的动态变化率为负值,总体呈减少的趋势。30年来土地利用的动态变化最大的土地利用类型是建设用地,其次是泥滩地,动态变化最小的是水域。(2)越冬珍稀鹤类地理分布特征:越冬期鹤类地理分布主要集中在草滩地,泥滩地,芦苇滩地,水田和浅水滩地,其中草滩地,泥滩地,芦苇滩地,水田是鹤类的主要取食地,浅水滩地为鹤类的主要停歇地和夜宿地。1986年白头鹤,白鹤,白枕鹤,灰鹤,四种鹤类在升金湖都有分布,到2015年只监测到白头鹤一种鹤类。鹤类种群的数量在逐渐的减少,从1985年的接近1200只到2015年的100只左右。鹤类的总体分布从升金湖的上湖,中湖,下湖都有分布到2015年只在上湖发现鹤类的踪迹。(3)鹤类生境适宜性评价结果如下:将鹤类的生境适宜性评价分为适宜区域,次适宜区域,一般适宜区域,次不适宜区域,不适宜区域五个等级。结果表明1986到2015年间升金湖湿地的鹤类生境适宜性区域面积在逐渐减少。从1986年占比是12.72%缩减到2015年占比只有1.26%。升金湖湿地保护区内鹤类生境适宜性评价指数从1986年到2015年分别为:0.845,0.83,0.77,0.63,0.77,0.63,0.51,0.465。鹤类的生境质量在逐年降低,相关性分析得出,鹤类生境质量的适宜性与鹤类数量变化呈正相关,即鹤类生境质量越好,鹤类的数量越多。(4)越冬珍稀鹤类地理分布对土地利用变化的响应:研究表明鹤类地理分布对土地利用变化的响应粒度30m-50m内最为合适;30年来鹤类地理分布主要集中在草滩地,泥滩地,芦苇滩地,水田和水域。从整个越冬期来看,越冬期前期鹤类在升金湖鹤类的取食地主要分布泥滩地,少量分布在草滩地和水田;越冬期中期升金湖鹤类的取食地主要分布在水田,少量分布在草滩地和泥滩地,越冬期后期升金湖鹤类的取食地主要分布在草滩地,少量分布在水田和泥滩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