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生物多样性的产生和维持机制是进化生物学研究关注的焦点。快速辐射形成的物种之间,由于隔离分化时间短,造成种间的生殖隔离屏障尚不完全,因而在这些近缘物种之间更容易产生渐渗杂交现象。长江华溪蟹(Sinopotamon yangtsekiense)、河南华溪蟹(S.honaense)和陕西华溪蟹(S.shensiense)是我国大陆特有的华溪蟹属(Sinopotamon)中彼此呈邻域分布的近缘物种。该属在进化历史上很可能经历了近期的物种多样性快速辐射。它们为探究近缘种之间的渐渗杂交、揭示淡水蟹类的多样性产生和维持机制提供了良好的素材。本文联合种群形态特征和分子学数据的深入分析,研究三个华溪蟹物种对之间的渐渗杂交及其发生机制,探讨渐渗杂交在内陆淡水蟹类进化过程中对其物种多样性的影响。华溪蟹是典型的采取体内受精的淡水蟹类,其雄性第一腹肢(GI)对于物种间的生殖隔离屏障至关重要。本文对华溪蟹属三个近缘物种的群体形态分析结果表明,近缘种间的G1形态发生了明显分化,但在头胸甲、腹部、大螯和步足等方面的形态特征则差异微小,甚至有性状重叠的现象。群体分子学数据的获取,联合了线粒体和核微卫星DNA两类分子标记。线粒体DNA分析表明,三个物种彼此之间存在共享单倍型,且拥有共享单倍型的种群在地理分布上呈现邻域分布、而非随机分布,这提示三个物种对在线粒体水平上都有渐渗杂交的现象。微卫星DNA数据分析显示,三个物种对中皆存在杂合的个体。并且在长江华溪蟹和陕西华溪蟹物种对中检测出显著的非等称渐渗杂交现象。这三个近缘物种之间在线粒体(母系的)和微卫星DNA(双亲的)种群水平上皆显示有渐渗杂交。进一步分析发现,三个物种对间均存在频繁的基因流。上述分析结果提示,即使三个近缘物种在G1形态上发生了分离,但其分化程度尚不足以达成完全的生殖隔离,从而在邻域或同域分布的种群间产生了广泛的渐渗杂交。这也暗示三个近缘物种经历过近期的快速辐射进化。种群动态分析显示了三个物种在早期均经历种群的快速扩张,从而增加了物种间的接触机会,进而促进了渐渗杂交的发生。从地理分布来看,发生渐渗杂交的种群分布在狭窄的邻域或重叠分布区域,有限的杂交最终并未导致已知物种的消失或者融合。相反,形态学分析表明长江华溪蟹陕县亚种、桐柏亚种与陕西华溪蟹的雄性第一腹肢形态差异较小,而与长江华溪蟹指名亚种之间的形态分化明显;微卫星数据分析显示陕西华溪蟹的遗传信息大量渐渗到长江华溪蟹陕县亚种和桐柏亚种中。暗示渐渗杂交促进了亚种间的形态分化。借助线粒体DNA标记对三个物种的遗传多样性评估分析显示,渐渗杂交有益于这些华溪蟹物种的遗传多样性提高,而丰富的遗传多样性对华溪蟹属物种多样性的保持有着重要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