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教育事关民族的兴旺、人民的福祉与国家的未来。教育作为一个重要的社会子系统,其功用早已为世界各国所认同。而在中国,“百年大计,教育为本”的口号更为国人耳熟能详。我国自古是农业大国,农村人口占绝大多数,发展农村教育事业是富国强民的根本。农村基础教育作为农村教育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改变农村发展滞后状况、缩小城乡差距的重要途径,其良性化的发展对于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构建及农村现代化的实现具有决定性的推进作用,关系到整个经济社会的和谐发展。小学教育则是基础教育的起始阶段,是基础教育的基础。小学教育是对少年儿童进行的启蒙教育,在整个教育系统中居于十分重要的地位。
上述对于基础教育的认识,是现代化进程启动以来在人类社会达成的共识,现在已经没有哪一个社会还在怀疑基础教育的重要性。但是,基础教育是如何对于一个社会的现代化进程发挥重要作用的?随着时间的流逝,农村小学和农村社区分别发生了哪些变迁?农村小学变迁与农村社区变迁这两者如何相互影响?这些是笔者所要研究和回答的问题。本文以王村小学为载体,对笔者曾经生活过的农村基层社区与其学校的关系进行历史社会学调查,试图通过了解和认识农村小学变迁与农村社区变迁的互构过程,来反思教育与农村社会的关系,以及当前农村小学的去向。本研究以时间维度为基本线索,透过时间的变迁,来发现学校教育和农村社区的变化,透视出新中国成立以来农村教育的演变,展现一幅微观的教育变迁图景,以期丰富人们对农村教育的认识,洞察出一些新的认识和观念,从而对于解决当前农村小学面临的问题有所裨益。不足之处在于,本研究没有收集到相关数据来支撑文字说明,使得研究的说服力受到影响。此外,本研究理论分析与实践探索均有不细致、不全面之处,这是需要笔者在今后的学习中需注意加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