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我国,山区占国土面积的69%,生活着占全国总人口56%的农民,在全国592个国家级贫困县中,有496个是山区县,全国3000万贫困人口主要集中在山区,研究贫困山区农民的生存状态对我国的新农村建设意义重大。民生政治以改善民众的基本生存和生活状态为政治目标,以民生的改善及国民的福祉作为衡量发展的最高标准。关心好中国最大社会群体农民的利益协调机制、诉求表达机制、矛盾调处机制和权益保障机制是民生政治发展的必然要求,对于社会的和谐稳定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在现阶段,我国中西部少数民族贫困山区由于自然环境条件恶劣和社会历史条件差异等多方面的原因,自身发展能力弱,经济基础一直很薄弱、生产生活基础设施不完善、农民经济收入低、缺乏相应的社会保障的保障、无法有效的表达政治诉求、生活满意度普遍不高,与东部发展较好的农村相比,存在较大差距。本文在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指导下,结合采用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方法来研究贫困山区农民的生存状态。以问卷调查法和访谈法获取资料的首要途径,辅以文献查阅为获取资料的补充途径,从宏观的制度层面和微观的个人层面来分析这一问题。本文选取具有中西部贫困山区典型代表的张家界市后坪镇,以当前我国新农村建设中中西部贫困山区农民生存状态为研究的切入点,在简要分析贫困山区农民生存状态的一般性规律上,运用相关理论观点,对所选的后坪镇农民现阶段的生存状态进行个案研究,重点反映了该地区农民实际的贫困状态及相应表现,进一步剖析造成改地区农民贫困状态的深度原因,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改善当地农民贫困状态的具体途径。本文内容框架共分为五个部分:第一部分为导论,阐述选取贫困山区农民生存状态为课题研究的背景、意义及与课题相关的国内外文献综述,论文的内容框架及研究方法;第二部分对课题中的关键词生存状态的内涵进行解读,阐述贫困山区的一般特征及后坪镇在研究中西部贫困山区农民生存状态的典型代表意义;第三部分采用从一般到特殊的研究方法结合贫困山区农民生存状态的具体指标对后坪镇农民现阶段生存状态及其具体表现进行具体分析;第四部分对造成后坪镇农民生存状态贫困的深度原因进行分析;最后一部分,针对造成当前后坪镇农民贫困的生存状态的原因,结合贫困山区经济社会发展的实际,提出若干促进当地社会经济发展的改善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