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马铃薯是继小麦、玉米、水稻后的全球第四大粮食作物,因其营养丰富、膳食纤维高而成为许多国家的主粮,被称为“地球未来的粮食”。马铃薯疮痂病是由植物致病链霉菌(Steptomyces spp.)引起的马铃薯生产中一类严重的土传病害。该病害在世界马铃薯种植区普遍发生并且不断加重,在我国马铃薯主要种植区该病害发展日趋严重,但目前对马铃薯疮痂病还缺乏有效的防治措施。本研究从马铃薯疮痂病病斑处分离得到一株链霉菌AMCC400023,对其进行致病性检测及系统鉴定,并以此病原菌为靶标从分离的马铃薯内生细菌中进行拮抗菌的筛选,通过盆栽试验进一步验证分离的拮抗菌对AMCC400023病原菌的生防效果,并对拮抗菌进行了系统鉴定及抑菌谱的测定,同时研究了拮抗菌产酶特性及抑菌物质活性的稳定性特征。主要获得以下结果:(1)从马铃薯疮痂病发病部位分离得到一株链霉菌株AMCC400023,致病性检测表明分离的链霉菌具有疮痂致病性并在马铃薯薯块上形成典型的疮痂病斑。经多相分类法系统鉴定链霉菌株AMCC400023为Streptomyces bottropensis。(2)从健康马铃薯块中分离得到78株内生细菌,采用滤纸片法初筛得到21株拮抗菌,采用牛津杯法复筛得到3株抑菌效果较好的菌株Ua、Me、Ma。并且对三株菌株继代划线培养15次后测定菌株抑菌效果依然稳定,表明三株拮抗菌遗传稳定性较好。(3)采用盆栽试验验证表明拮抗菌Ua、Me对疮痂病的生防效果分别达到53.36%和52.24%,而Ma仅为30.03%。秋季栽培实验中,拮抗菌Ua、Me对疮痂病防治效果分别达到67.92%和64.98%,比春季栽培防治效果略有提升且稳定性较好。盆栽实验结果证明,Ua菌株、Me菌株能显著降低马铃薯疮痂病的发病率、发病等级、发病系数,具有较好的生防效果,并且两次盆栽试验生防效果比较稳定。对马铃薯根际土壤微生物数量测定表明,添加拮抗菌Ua及Me发酵液处理的细菌总数显著性提高,而放线菌数量则显著性降低。(4)采用多相分类法系统鉴定拮抗菌Ua、Me均为甲基营养型芽孢杆菌(Bacillus methylotrophicus)。抑菌谱测定表明拮抗菌Ua、Me滤菌上清液对9株病原真菌都具有一定的抑菌效果,并且对非致病链霉菌也具有一定的抑菌效果,但抑菌效果显著性低于疮痂病致病链霉菌。(5)拮抗菌Ua、Me产生的抑菌物质经不同温度、p H及有机溶剂处理后,依然保持较好的抑菌活性,表明拮抗菌株抑菌物质稳定性较好。酶活测定表明拮抗菌Ua、Me具有蛋白酶活及纤维素酶活力,不具有几丁质酶及果胶酶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