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淮山起源、分布及栽培范围十分广泛,并且种类繁多。关于淮山的分类前人从植物形态学、营养品质、分子水平等方面进行了研究,但是目前还缺乏统一的分类标准。另外关于淮山光合特性研究的报道较少,而运用光合生理指标对植物进行分类的研究尚未见报道。为此,本研究利用来源于海南、福建、广西、广东、江西和云南的76份淮山材料,在调查光合特性的基础上尝试运用光合生理指标进行分类,主要结果如下:1.淮山无明显的午休现象,光饱和点大致在PAR1000-1500μmol·m-2·s-1范围,不同叶位的光合能力以从上至下第4位叶最大。2.根据光合生理指标将76份淮山材料分为6类型,并且各类型的光合特点鲜明。第Ⅰ类型CO2固定能力较弱、光合速率较低;第Ⅱ类型水分利用能力和CO2固定能力强、光合速率高;第Ⅲ类型光合速率在6类型材料中处于中等水平;第Ⅳ类型CO2固定能力最强、光合速率最高;第V类型水分利用能力最弱、光合速率最低;第Ⅵ类型CO2固定能力弱、光合速率较低。3.海南材料的抗寒能力较大陆材料弱,低温胁迫导致光合-光响应曲线异常,净光合速率下降。4.在大陆6类型材料中105#和82#的光合能力较强,81#和210#的光合能力较弱。光合能力强的主要原因是由于根系吸收水分能力或叶片保持水分能力较强,有效地维持了植株体内的水分平衡,因此有利于气孔导度的增加,降低了气孔因素对光合作用的限制。另外比较光合能力较强的两个材料即第Ⅲ类105#和第Ⅳ类82#的气孔导度和胞间CO2浓度发现,105#依赖相对较高的气孔导度即较强的CO2输送能力保持了较高的光合速率,而82#则因为固定CO2的能力较强提高了光合速率。5.从聚类分析划分的6类型淮山材料中抽样,进一步调查抽样材料光合特性,结果抽样材料的光合能力及其光合特性与所属类型基本一致,说明运用光合生理指标的分类方法对淮山进行分类有效可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