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藏北地区草地是该地区最重要、面积最大的生态系统。草地畜牧业是当地农牧民赖以生存和发展的最基本生产生活资料。但近年来,藏北地区草地大范围严重退化,草地生产力明显下降,其中超载过牧是藏北草地退化的主要原因之一。而禁牧还草是保护草地,防止草地退化的最有效的措施,但是禁牧不是无限期的,超过一定时间将会限制草地的生产力。研究合理的禁牧年限既可以达到保护草地生态又不造成资源浪费,可以为高寒草地的生态工程建设提供理论依据。本文以藏北地区高寒草甸为主要研究对象,在分析和总结国内外探讨禁牧对草地影响的研究进展的基础上,调查分析了不同禁牧时间样地与其对应的放牧样地的植被群落的物种多样性及植被地上生物量、根系生物量,测定了土壤的含水量与容重,分析了土壤的养分含量,探讨在藏北高原不同时间禁牧对高寒草甸的影响,得到了以下的主要结论:(1)将禁牧样地的植物物种的重要值进行统计分析,发现在禁牧样地中小嵩草的重要值随着禁牧年限的延长而逐渐增加;不同年限禁牧的样地中BG06(banning grazing from 2006,自2006起年开始禁牧)的样地中禾本科和莎草科的重要值之和与杂类草重要值的比值最大,但不同功能群的分盖度之间并没有明显的差异。而对于植物群落的总盖度,围栏内显著高于围栏外,且禁牧时间越长围栏内外盖度差值越大。(2)对多处禁牧样地围栏内外的调查结果可以看出,在目前的调查禁牧年限内禁牧措施对藏北高寒草甸植物物种多样性并没有显著的影响。围栏外放牧样地中多样性指数与均匀度指数与地上生物量呈显著正相关关系,而围栏内禁牧样地的多样性指数、均匀度指数与丰富度指数均与地上生物量没有显著的相关性。(3)分别对2011年、2013年及2014年地上生物量及三年地上生物量的平均值进行比较分析发现禁牧5年的地上生物量最高,BG08(banning grazing from 2008,自2008年起开始禁牧)的三年地上生物量的平均值最高。2014年调查中也出现同样的趋势,即中长期禁牧样地的地上生物量最高。且在禁牧初期禾本科与莎草科恢复的较快,随着禁牧年限的增加杂类草的竞争力也逐渐加强。对2014年调查的各样地围栏内外地下根系的生物量的分析表明,随禁牧年限的延长围栏内外地下生物量的差值越大。(4)禁牧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提高牧草的养分含量,但差异并不显著,只有长期禁牧样地的粗脂肪含量较围栏外高出10%以上,其他变化都在10%以内。(5)围栏内较围栏外土壤含水量高,但是土壤容重较围栏外低。中长期与长期禁牧围栏内外差异较短期禁牧更加明显。分析发现,土壤含水量与地下生物量呈显著的正相关,而土壤的容重与地下生物量呈显著的负相关。(6)对围栏内外土壤养分含量(总有机碳(TOC)、全氮、碱解氮、速效磷、速效钾)的分析可以看出,各养分含量均表现出围栏内较围栏外高,且长期禁牧样地的围栏内外差值最大。禁牧措施对藏北高寒草甸地上植被的恢复具有明显的作用,并且中长期的禁牧(禁牧5–7年)使植被生物量的恢复达到最优状态,禁牧时间过长(禁牧超过7年)并不利于地上植被继续恢复。但是地下生物量与土壤的恢复较地上植被的恢复较为缓慢,在调查的禁牧年限中,禁牧时间越长,围栏内外地下生物量与土壤的特征差值越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