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世纪80年代初,为适应党和国家工作重点转移后经济发达地区对技术人才的迫切需要,经济发达地区最早创办了地方职业大学,开创了我国高职教育的先河,有效缓解了经济发达地区当时技术人才急缺的矛盾。二十多年来,我国高职教育经过了孕育起步、探索实践、地位确立到了今天的大力发展阶段。高职教育是我国高等教育的一个组成部分、属于高层次的职业教育,它的培养目标是:拥护党的基本路线,适应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需要的,德、智、体、美等方面全面发展的,“下得去、留得住、用得上”、实践能力强、具有良好职业道德素养的高技能实用性人才。作为高职教育培养对象的高职生,毕业后直接走向职业岗位,是职业岗位上的中坚力量。他们的思想道德及职业道德素养如何,不仅影响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影响社会各行各业的职业道德建设,而且还影响着企业的终极产品。针对高职生这一特殊群体,如何进行职业道德素养的培育,就现实地摆在高校德育工作的面前,成为目前我国高职院校德育研究的重要课题。 职业道德素养培育就是一定社会、阶级或集体为了从业人员能自觉履行职业职责和义务,具备合乎其需要的道德品质,有组织、有计划地对从业人员施加的一系列的职业道德影响,使职业工作者在内心形成关于某种职业道德行为的对错、善恶、荣辱等观念,以形成职业道德行为的习惯。我国学校职业道德教育必须以社会主义职业道德为原则,进行社会主义职业道德素养教育。加强和推进社会主义职业道德素养培育,对于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促进全民族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的提高,为我国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提供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高职院校是直接为社会和经济建设各行各业第一线培养高技能应用型人才的重要基地,加强和推进以高职生职业道德素养培育为核心的思想道德教育,就成为高校德育的主渠道和主战场。 当前,随着改革开放的顺利进行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健康发展,规范的系统的社会主义职业道德体系逐步建立,高职生职业道德素养的培育也逐渐得到政府和教育界的重视,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还存在薄弱环节。在高职生职业道德素养培育中,教育者往往习惯于将它作为一门单纯的理论知识课,集中在几十个课时内,通过课堂教学来完成。这样的德育理念必然导致重灌输轻引导、重知识传授轻能力培养、重课堂教学轻社会实践、重理论说教轻行为养成、重共性轻个性的结果。实践证明,这种教育方法不仅不符合青年学生道德养成的规律,而且还严重脱离社会生活和学生思想道德的实际,德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较差,最终导致学生厌学,老师难教。 在高职教育倡导“以就业为导向,以能力为本位”的今天,反思我国目前高职生职业道德素养培育的现状,不难发现其中存在的薄弱环节。主要有,职业道德素养培育被边缘化;职业道德素养培育的内容陈旧、形式单一,缺乏多样性、针对性和实效性;职业道德素养培育中,注重职业道德规范教育而忽视职业道德行为习惯的养成。而导致这些薄弱环节存在的主要症结,就是对职业道德素养培育的认识存在急功近利的错误思想;对职业道德素养培育中教育主体的认识,长期以来一直存在以职业道德规范作为教育的主体而不是人,这就是学校德育中“只见规则不见人”的后果;对职业道德素养培育的目标认识上,存在道德教育就是培养“完人”和“圣人”的误区,把职业道德教育的目标束之高阁,使人敬畏;对职业道德素养培育的方法上,一直存在把德育处理成一个单向性的知识传授过程,即重道德知识和道德规范的灌输,轻道德实践和道德行为的养成。 德育教学只有首先做到有针对性才能保证其实效性。对高职生进行职业道德素养培育时,必须针对高职生的特点,结合高职生所学的专业,在高职教育的过程中适时地对高职生加以职业道德引导,从而使其行为符合职业道德行为的要求。为使高职生职业道德素养培育做到针对性取得实效性,就应该:在理论认识上,科学系统地把握高职生职业道德素养培育的特殊性;在运行机制上,构建符合高职生职业道德培育规律的合理机制;在培育内容上,构建体现职业性突出职业特色的内容体系。 高职生职业道德素养的培育与社会职业道德教育是个性与共性的关系。因此,在对高职生进行职业道德素养的培育时,既要遵循社会职业道德教育的一般原则,又要遵循其自身特有的原则,即主体性、实践性、系统性和长期性原则。 要培养社会经济发展需要的合格人才,高职院校就必须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不断探索实践,勇于开拓创新,努力构建符合高职生特点的职业道德素养培育的有效性基础,以创新理论为指导,以人的全面发展为最终目标,以高职生所学专业为依托,以培育适应社会经济发展需要的高技能应用型人才为标准,努力研究高职生职业道德素养培育的有效途径。即,以德育课程改革为切入点,突出职业特性;以专业知识的学习、实践活动和实习过程为立足点,加强职业道德行为训练;以校园文化建设为依托,营造有利于职业道德品质养成的良好氛围;以法制教育与就业指导为配合来拓宽职业道德素养的途径做好;就业高职生职业道德评价的反馈工作,充分发挥道德评价在职业道德素养培育中的作用。 高职生尚未走上工作岗位,要发挥职业道德评价在职业道德教育中的作用,就应该借助就业高职生的职业道德评价的反馈工作而进行,即对就业高职生职业道德评价的反馈信息进行再评价。就业高职生职业道德评价的反馈工作,就是对高职院校毕业生,主要针对他在实际工作中的职业道德素养方面进行跟踪调查,并对他的职业道德行为做出褒贬扬抑的评价和判断。作者认为,就业高职生职业道德评价的反馈信息,可以作为加强和改进高职生职业道德素养培育的有力依据。对道德评价的反馈信息进行再评价,即评价道德评价的过程,其实也是道德评价的过程,它们同样具有道德评价的作用。为此,就要做好就业高职生职业道德评价的反馈工作,以确保反馈信息的真实和可靠。 总之,当今国际的竞争在某种意义上说就是人才的竞争。在我国社会经济高速发展、高新科技日新月异以及高职教育大力发展的今天,人才的培养尤其是生产、管理、服务第一线的高技能应用型人才的培养,在我国全面建设中占据重要的战略地位;作为培养高技能应用型人才的主战场,高职院校就要积极应对,既要加大职业技能教育的研究,又要加大职业道德素养培育的研究,这样才能使其长期处于不败之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