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水稻是世界上主要的粮食作物,随着我国人口不断增加和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水稻产量的要求逐渐提高,粮食供应成为人们重点关注的问题。近年来,由于城市化进程加速和环境恶化加剧,土地盐碱化程度逐渐加重,导致人均可耕地面积不断减少。因此,挖掘水稻耐盐碱主效QTL,利用其进行耐盐碱水稻新品种培育,对扩大水稻在盐碱稻作区的种植面积,提高水稻产量和保证粮食安全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以粳稻东农425和长白10号及其杂交衍生的含180个株系的重组自交系(RIL)群体为试验材料,构建了包含102个SSR标记和113个Indel标记的遗传连锁图谱。在2016年和2017年分别以浓度为6 ds·m-1的NaCl水溶液和pH=9.0的Na2CO3水溶液进行全生育期灌溉处理,正常水灌溉为对照。在水稻抽穗期对剑叶蒸腾速率(Tr)、气孔导度(Sc)、冠层温度(Ct)、叶长(Ll)、叶宽(Lw)、叶面积(Lar)和叶片卷曲度(Lri)等蒸腾相关性状进行测定,并进行加性QTL定位、上位性和环境互作分析。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盐、碱胁迫条件下两亲本及RIL群体蒸腾相关性状均受到胁迫影响,蒸腾速率、气孔导度、叶长、叶宽和叶面积均减小,冠层温度和叶片卷曲度增大。且碱胁迫条件下变化幅度大于盐胁迫。盐胁迫与自然比值和碱胁迫与自然比值条件下RIL群体两年蒸腾速率平均值分别为0.86、0.80,气孔导度平均值分别为0.91、0.91,叶长平均值分别为0.77、0.73,叶宽平均值分别为0.88、0.84,叶面积平均值分别为0.66、0.61,冠层温度平均值分别为1.04、1.08,叶片卷曲度平均值分别为1.13、3.76。2.在两年盐胁迫条件下,千粒重和单株穗重均与蒸腾速率、叶长、叶面积呈显著或极显著正相关。在两年碱胁迫条件下,千粒重与蒸腾速率和叶面积呈显著或极显著正相关;单株穗重与蒸腾速率、叶长、叶面积呈显著或极显著正相关。说明在盐碱胁迫条件下蒸腾性状影响产量性状。在两年盐碱胁迫条件下,除蒸腾速率与叶长呈显著负相关、叶面积与叶长呈极显著正相关外,其余盐胁迫下各蒸腾相关性状与碱胁迫下各性状均未表现出显著相关性,说明水稻蒸腾性状在耐盐和耐碱上可能存在不同的机制。3.利用QTL IciMapping V4.0软件的完备区间作图法(ICIM),以LOD=2.5为阈值,两年共检测到93个加性效应QTL,分布在12条染色体上。其中qRLl2、qCt7、qTr6、qRSc8、qLar8-2、qCt9-3、qRLw9和qRLw12未被前人检测到。qCt7同时在自然条件和盐、碱胁迫条件下两年重复被检测到,qTr8同时在自然和盐胁迫条件下两年重复被检测到,qTr6同时在盐胁迫和碱胁迫条件下两年重复被检测到,qLl9在盐胁迫条件下两年重复被检测到,qTr10和qLl8在碱胁迫条件下两年重复同时检测到,其中,qLl9、qTr10贡献率较高,平均值分别为21.16%、19.37%。4.利用QTL Network2.1软件的混合线性模型(MCIM),以P=0.05为临界阈值,对RIL群体进行2年共6个环境的加性与环境互作效应分析,共检测到24个加性QTL,分布在第1、3、4、5、6、7、8、9、10和12染色体上,其中有19个QTL同时被IciMapping V4.0软件检测到。24个加性QTL全部存在环境互作效应。qLl9和qTr10被ICIM和MCIM两种遗传模型同时检测到,且贡献率较高,qLl9是控制水稻盐胁迫下蒸腾相关性状的主效QTL,qTr10是控制水稻碱胁迫下蒸腾相关性状的主效QTL。5.运用MCIM模型对水稻蒸腾相关性状进行上位性及其与环境互作效应分析,共检测到36对上位性QTL,其中33对QTL与环境发生互作效应。上位性和环境互作效应共同影响着蒸腾性状相关QTL的遗传表达。6.一些控制不同性状的QTL被定位到相同区间,第3染色体RM1324-RM517区间内定位到qTr3-2、qLl3、qLri3-2和qRLri3,第5染色体Indel42-Indel46区间内定位到qTr5、qSc5和qLri5-2等,说明这些QTL可能存在一因多效性或多基因紧密连锁现象。7.Indel35-Indel37、RM1324-RM517区间同时检测到控制盐胁迫和碱胁迫的QTL,说明蒸腾相关性状在盐胁迫和碱胁迫下存在部分基因重叠现象,盐、碱两种胁迫条件下水稻蒸腾相关性状的遗传机制既存在差异也存在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