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Gone with the Wind是美国女作家玛格丽特·米切尔出版的唯一一部作品,1936年其一经问世便成为了美国小说中最畅销的作品,并于1937年获得了普利策奖和国家图书奖。本研究选取该小说4个典型的全译本自建小型语料库,以语料库的研究方法为辅佐,刘宓庆的翻译美学理论为框架,结合大量实例,从音美、词美、句美、文化美、意境美、意象美这几个方面做定性、定量的分析研究,从而分析出各个译本的审美再现。本研究具体回答以下两个研究问题:1)小说汉译本的美主要体现在哪几个方面以及相较于原文,四个汉译本是如何分别再现审美信息的?2)在审美再现的过程中,译者采用了哪些审美再现的手段?本研究发现:(1)汉译本的审美信息不仅仅局限于形式系统的层面,同时也存在于非形式系统中。首先,在音美的复现中,对于拟声词的处理,四个译者均尽量采用与原语相对应的汉语拟声词来再现音韵美;对于音调比较简洁的词语,译者均借助于音韵的重叠之美,使用语音同样简短的ABB和AABB形式。在词美的复现中,对于意义比较复杂或者内涵比较丰富的词语,译者都尽量采用汉语中的四字成语来表现审美信息;而对于原文中的俗语,译者也都尽量寻找汉语中与之相对应的俗语,以从形式上确保审美的一致性。在句美的复现中,译者倾向于尽量保留与原文相一致的平行结构;而对于英语长句的处理,则打破原文中长句的句法结构,转换成适合汉语特点的短句。其次,在非形式系统的审美复现上,对于文化美的再现,傅东华采用了归化的翻译方法,力求达到文化对等。如负载文化意义的汉语词汇或者诗歌形式等。其他三个译者在文化层面的再现上都有所缺失,如戴侃的译本更加倾向于原语文化。在意象与意境美的再现上,傅东华的译文则更胜一筹,无论是从词汇的选择还是诗歌的再现,都很好的传达了原文的魅力。简言之,从整体上讲,四个译本大都成功再现了原文的风貌,将原文置于特定的历史背景中去审视,赋予了不同的艺术特色。但从微观角度而言,傅东华的译文其审美更加具有中国古典文化的韵味,无论是在动态词汇的使用、俗语,亦或是意向与意境的塑造等。(2)通过分析可以发现,译者在翻译过程中采用了不同的审美再现的手段。第一是模仿,包括以原语为模仿原型和以译语为模仿原型。例如,当翻译拟声词,俗语和平行结构的句子时,译者都试图寻找与原语相对应的形式,其实质是对原语的模仿和对原语的审美信息的复制。而对中国的语言和文化特色的模仿则可以体现在英语长句的翻译上,译者往往更倾向于使用汉语短句来再现长句的审美信息。第二个审美再现的手段是改写,是对原文的艺术创作,把具有英文特色的诗歌进行富有中国特色的改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