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背景与目的现代高技术战争中,由于装甲车、坦克、坑道等在冲突中的大量使用,人员暴露于外界中的机会越来越少,多数时候都处于各种作战及运输装备的舱室内,当爆源在舱室或坑道内爆炸时,冲击波复合烟雾损伤成为主要伤情之一。目前国内外罕有对舱室内爆炸所致的冲击波复合烟雾损伤的研究报道,因此观察和研究冲击伤烟雾复合伤的早期伤情特点与规律,为冲击伤烟雾复合伤的早期防护、诊断、治疗的深入研究奠定基础。方法180~220g健康雄性SD大鼠共144只(由第三军医大学大坪医院野战外科研究所实验动物中心提供)。随机分为三组:正常对照组(normal N)48只,舱内爆炸组(blast B)48只,舱内爆炸复合烟雾组(blast haze BH)48只,按实际大小等比例缩小模似密闭空间爆炸所致复合伤。将大鼠麻醉后按模拟战位固定于模似舱内乘位上,0.4g黑索金纸质爆源置于舱室中心爆炸,大鼠正面距爆心25cm,B组爆炸后立即取出,BH组大鼠在爆炸后放置100秒取出,N组不做处理,N组、B组、BH组按1、3、6、12、24、72h共6个时相,每个时相8只大鼠。观察大鼠死亡率、大体解剖、肺含水量,心、肺、脑病理、八导生理记录仪记录心功能变化,动脉血气分析、ELISA法检测血浆脑钠素(brain natriuretic peptide BNP)变化等。结果在舱内爆炸后B组及BH组都受到了相同冲击波的打击(见照片2),BH组伤后3h后苏醒,醒后有癫痫发作,发作时全身痉挛,四肢抽搐,有食粪便现象,对外界剌激无反应,72h内活动性差,嗜睡。BH组死亡率为4.2%。伤后1h内大体观察即可看到脑皮层血管充血,脑组织肿胀,蛛网膜下腔出血,无侧脑室出血,未见大面积挫伤或局灶性挫裂伤。镜下见脑表面蛛网膜下腔及血管腔红细胞淤积,脑组织疏松、核移位、胞质呈网状、细胞及血管间隙增大等病理变化。Niss染色显示尼氏小体显著减少,TUNEL染色显示脑细胞阳性数量显著多于N组及B组。左室舒张功能及收缩功能都显著下降。氧饱和度较B组高,而氧分压相对低于B组。3h的肺含水率显著高于B组(P<0.01)。BH组肺出血累及一个或数个肺叶,并伴有明显的肺水肿及“肋间压痕”;光镜下肺间质中性粒细胞浸润较B组明显,肺泡内红细胞数量和浆液变性渗出物更多。心肌细胞纤维排列紊乱,断裂和片段化,横纹消失,中量的肌纤维溶解。心肌间隙增宽,明显的退行性变,纤维断裂、肌浆溶解,炎细胞浸润。间质血管扩张、肌纤维之间少量红细胞漏出,间质内中量的炎细胞浸润。细胞核周围胞质疏松、透亮或呈粗颗粒状改变,细胞核浓染、碎裂、溶解。BH组血浆BNP显著升高。结论1.烟雾加重了冲击伤伤情,使伤情更加复杂,致多器官损伤。2.肺、心、脑是冲击波复合烟雾的重要靶器官,早期即可出现显著的损伤。3.冲击波烟雾复合早期即可出现复杂的血流动力学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