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技术在既有建筑改造中的应用研究

来源 :东南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aviid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当今社会的环境、人口、资源问题日益恶化,人类开始对生态、节能和环保愈发重视和提倡,生态技术在既有建筑改造中的地位日渐重要,国内外也不断进行着相关实践与探索,有了一定的基础和成就。但目前国内相较于欧美发达国家而言,在相关规范、理论基础和项目实践等方面仍有很大的空间需要发展。  本文针对既有建筑生态技术改造进行梳理分析,力图全面的总结归纳生态技术的应用方式。通过对生态技术相关概念的阐释,确定其应用范围和原则,分析改造中生态技术的限制条件,在此基础上将其分类为:被动式技术和主动式技术两大部分,深化相关研究,并结合国内外改造案例,归纳总结不同技术类型的改造方式,希望能对当代既有建筑的生态技术改造研究有所帮助。  全文按照“缘起与综述-相关问题阐述-相关问题研究--对应策略研究”的结构框架分为七部分:  绪论,阐述既有建筑适应性生态改造的的国内外历史沿革和应用现状,分析我国推行既有建筑生态技术改造的价值与意义,  第一章,介绍生态技术的相关概念,并对生态技术在既有建筑改造中的利用范畴和原则进行界定。研究气候区域、功能和技术条件对既有建筑生态技术改造的制约因素。  第二章,从围护结构、空间改造、自然通风、材料的改造方面论述被动式生态技术技术策略在改造中的应用。  第三章,针对地源热泵系统、太阳能利用、暖通空调系统、雨水中水收集处理回用技术、照明控制以及建筑智能化等主动式技术进行论述,提出合理的改造技术建议。
其他文献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对医院建筑的要求也不断提高,不再仅仅希望医院能够提供医疗救助功能,还希望医院为就诊者提供舒适的环境,满足就诊者身心全方位的要求。就诊者本着对医院
2011至2015年,我国60岁以上老年人口将由1.78亿增加到2.21亿,比重由13.3%增加到16.0%。同时,老龄化进程与高龄化、空巢化、失能化相伴随,养老服务需求急剧增加。老年福利设施
社会和经济的发展给城市公共空间带来了深刻的变革,城市原有公共空间的开发建设模式已经很难适应现代社会发展的需求。以城市地铁站点的建设为契机的地下公共空间大规模开发成
当代历史文化保护实践中,那些保存相对完整的历史文化遗产都能得到较好的保护,比如北京故宫。然而,对于一类具有一定数量的物质遗存、尚有可挖掘历史文化价值的城镇地区,由于其物
在经济社会高速发展的现今社会,现代城市文明让人们享受到了丰富多样的生活乐趣。然而,还有一部分障碍人群,在城市中步履维艰。通过调研发现,带给障碍人群的困扰,主要是由于
近代中国建筑转型过程中的重大变化之一就是城市营建法规的转型。本文以史料为依据着重梳理了近代以来南京颁布的多项城市营建法规条例,通过法规制定背景、法规内容和对城市发
步行是人类与生俱来的出行方式。通过步行人们能够更加自由和细致的与外界环境或是他人进行接触和交流。城市在形成之初就是为步行者准备的,但是随着汽车的出现并逐渐成为城市
进入21世纪,我国经济继续保持高速增长的态势,经济的快速增长带动城市化进程的加快,改革开放以来,每年有千万乡村人口转为城市人口,城市住房的紧缺以及城市中心地价的攀升等因素都
如今,城市化以不可逆转的趋势成为新世纪社会、经济发展的一大动因。但我们在享受城市化所带来的便捷生活的同时,也面临着风险增大的可能,尤其在面临强烈自然灾害的突然袭击时,将
在未来30年内,中国将迎来地铁建设的高峰。截止2010年3月,国家发改委已批准28个城市的地铁建设。根据欧美等发达国家的经验,许多城市都把地铁作为带动城市发展新阶段的一个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