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前言:目前淋巴结转移是造成声门上型喉癌患者的死亡的最主要原因。但是人们对声门上型喉癌淋巴结转移的规律仍然没有充分的认识,无法早期诊断,影响治疗的准确性和可靠性。因此了解声门上型喉癌颈淋巴结转移危险因素及其影响规律,对提高亚临床转移的诊断和指导临床选择适当的治疗方案具有重要意义。由于声门上型喉癌绝大多数是经淋巴转移,要想对颈淋巴结转移的诊治有进一步的了解,就要对肿瘤的进展和相伴随的淋巴结转移的特点做进一步的研究。由于受伦理学的影响我们不能在人体进行淋巴结的动态观察,建立动物模型并观察其颈部淋巴结转移生长特点,这对淋巴结转移的研究有重要的意义。
兔VX2肿瘤是一种来源于Shope病毒致乳头瘤恶变形成的鳞状上皮细胞恶性肿瘤,属于鳞状细胞癌。1940年建株保存。经72次传代培养后建立起来的仍可在兔体内种植的肿瘤细胞株[。兔VX2肿瘤广泛用于各脏器肿瘤模型的建立。其特点是肿瘤易于生长,生长速度快,便于观察淋巴结转移的情况。同时病理类型为鳞癌与人类声门上型喉癌的病理类型相同。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受体(VEGFR-3)是最主要的淋巴管生成因子。目前被认为与癌的淋巴管生成及淋巴道转移有关的因子。VEGFR-3主要表达在淋巴管内皮细胞。VEGFR-3参与维持淋巴管内皮细胞的存活,并促进它增殖和迁移,与肿瘤细胞淋巴节转移有关。目前国内外对于兔VX2声门上型喉癌组织中VEGFR-3表达的研究未见报道。本实验建立兔vx2声门上型喉癌动物模型并观察颈淋巴结转移规律。研究颈部淋巴结转移与时间的关系以及不同时间段淋巴结转移的部位及数量。并在此基础上应用VEGFR-3来标记淋巴管,对兔声门上型喉癌的癌组织、癌交界区组织及正常兔粘膜内的淋巴管进行了定量分析。希望通过本项研究对声门上型喉癌的颈淋巴结转移有更深入的认识,为临床诊治提供帮助。
材料与方法:
一、实验材料
Vx2瘤珠,兔抗兔VEGFR-3抗体,新西兰大白兔
二、方法
1、荷瘤兔的制作及兔VX2声门上型喉癌模型的建立于兔大腿外侧肌肉内注射VX2肿瘤细胞悬液。2周左右形成实质性包块,即制成传种兔。切取传种兔后腿实体瘤。制成组织块悬液,会厌舌面接种瘤组织液。60只瘤兔分四组。每组15只,随机数字法分成4组,每组15只,于第一、二、三、四周分4批处死动物,观察声门上型喉癌形成和颈静脉旁淋巴结转移情况,并解剖双侧颈部淋巴结。
2、组织病理学检查所有声门上型肿瘤经病理证实为鳞状细胞癌。转移的淋巴结病理证实为淋巴结转移癌。
3、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及结果判定兔处死后分别切取距癌边缘1.0cm以上的癌组织块标记。常规SABC法。对切片进行染色检测癌中心区、癌交界区及正常喉粘膜内的淋巴管。全自动图像分析仪测量单位面积淋巴管个数及单位面积内淋巴管的面积。
三、统计学分析
所有数据输入SPSS17.0统计学软件,不同区域内VEGFR-3染色的淋巴管密度值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进行统计学分析。P<0.05.认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结果:
1.VX2声门上型喉癌接种成功率95%。接种后声门上型瘤体形成,随着时间延长,瘤兔颈部可检测出肿大淋巴结;病理结果显示为VX2鳞状细胞癌及淋巴结转移癌。
2.癌中心区未见到有腔淋巴管的生成,正常喉粘膜仅检测到少量淋巴管,交界区有大量淋巴管生成扩张。交界区与正常粘膜区淋巴管密度相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
结论:
1.兔vx2成瘤率高,肿瘤性质稳定,淋巴结转移率高,方法简单,可以很好的模拟人类声门上型喉癌淋巴结转移特点。为声门上型喉癌的研究提供了较理想的大型动物模型。
2.兔vx2声门上型喉癌的癌交界区组织中,存在大量淋巴管生成,这与淋巴结转移呈正相关。癌细胞可经此路径转移到区域淋巴结,测定声门上型喉癌淋巴管密度对判定是否发生淋巴结转移具有重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