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寻找有无淋巴结转移的大肠癌患者血清中差异性小分子代谢产物,探索代谢产物对不同淋巴结转移状态大肠癌的区分能力;初步探索小分子代谢产物对大肠癌淋巴结转移状态预测的生物学机制,为代谢产物对大肠癌淋巴结转移状态的预测提供理论依据;基于代谢产物和临床病理资料用逻辑回归建立大肠癌淋巴结转移预测模型。方法:1、运用色谱质谱仪器(LC-MS)对上清液进行检测,得到不同淋巴结分期患者代谢产物的表达丰度值,寻找具有差异性的代谢产物。2、根据筛选出的差异性代谢产物对单独样本进行分组,应用免疫组化染色(Immunohistochemistry,IHC)技术检测各组癌组织中VEGF-C、VEGF-D表达,癌旁组织淋巴管密度(LVD),应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测定各组样本血清中VEGF-C、VEGF-D含量。3、用多因素逻辑回归筛统计方法筛选出大肠癌淋巴结转移的独立危险因素,并建立大肠癌淋巴结转移逻辑回归模型。4、代谢组学数据运用主成分分析、t检验、判别分析、聚类分析等方法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免疫组化数据应用统计软件SPSS17.0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1、通过应用高效液相色谱-质谱技术分别对50例T3N0M0和T3N1-3M0期大肠癌患者血清中代谢产物进行测定,经统计学分析,找到6种差异性代谢产物,这6种差异性代谢产物能很好判别大肠癌淋巴结转移状态。2、基于6种差异性代谢产物对56例单独T3N0-3M0期大肠癌患者血清样本进行分组,可大致将样本分为A、B两组,B组中淋巴结转移阳性样本显著多于A组(P=0.000),B组样本癌组织中的VEGF-C(P=0.007)、D(P=0.014)水平和癌旁组织淋巴管密度(P=0.001)均显著高于A组,A、B两组样本血清中VEGF-C(P=0.339)和VEGF-D(P=0.451)浓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A组患者总的生存率显著高于B组(P=0.04)。3、将6种差异性代谢产物和临床病理资料通过多因素逻辑回归筛选出大肠癌淋巴结转移的6种独立危险因素,并根据独立危险因素建立风险评分模型,该模型对大肠癌淋巴结转移具有良好预测能力。结论:1.不同淋巴结转移状态大肠癌患者血清中存在差异性代谢产物;2.代谢产物可以对大肠癌患者不同淋巴结转移状态进行较好区分;3.对大肠癌淋巴结转移状态有区分能力的代谢产物与癌组织中VEGF-C、D的表达和癌旁组织新生淋巴管具有相关性;4.根据临床病理资料和代谢产物用逻辑回归选出Tyramine、Docosahexaenoic acid、Calcitroic acid、Glucosylsphingosine、Lyso PE(24:1(15Z)/0:0)、Ki-67六个独立危险因素;5.根据六种独立危险因素所建立的Logistic回归模型对大肠癌淋巴结转移状态具有良好预测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