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当前,在教育领域,技术中性论是人们广为接受的技术价值理论,“技术是一把双刃剑”是其观点的经典表述,但遗憾的是,中性论的理论基础已经遭到了来自哲学界的广泛质疑,其观点根本靠不住。这样一来,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摆在我们的面前:技术是负荷价值的,而乐观论和悲观论由于观点相左又过于极端已淡出人们的视野,那么,技术的教育价值的本质是什么,它又是如何被创造的?本文以“效应说”作为技术教育价值问题研究的理论依据,提出了“教育技术化”和“技术教育化”的概念,在从“过程”和“状态”两个方面论述了其具体涵义之后,又从实践层面对这两个概念进行了事实分析。具体来说,教育技术化是指,在教育活动过程中,技术的属性、结构、功能和规律等技术因素通过某种方式作用于教育,使教育发生变化并进而转化为教育的本质力量。技术教育化是指,在教育活动过程中,教育主体运用其智慧通过外部力量作用于技术并使教育主体的本质力量对象化于技术之中,技术因之而发生变化。并且认为,教育技术化即是技术教育价值的本质表现,是技术教育价值的彰显;技术教育化是技术教育价值的创造,是技术教育价值的累积。最后,本文认为树立这样的技术价值观是必要的:技术不是中性的,技术是负荷价值的,技术所负荷的价值能够改变教育主体的本质力量,一般而言,这种改变能够增强教育主体的实践能力,但是,虽然实践能力增强了,也并不意味着高效率教育活动的产生,要想取得高效率的教育活动,还需要依靠有效的设计和恰当的实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