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股权激励是上市公司普遍采用的激励方式,自20世纪50年代,股权激励诞生以来,它被广泛运用于对管理层的激励当中。在我国,股权激励的实施起步较晚,主要是由于股权分置改革前非流通与流通股之间存在“同股不同权”的现象。这种现象严重地制约了我国证券市场的发展,扭曲了证券市场的价格形成机制,也造就了中国股票市场的高投机性。在此背景下,本文研究了股权激励的实施情况。首先对股权激励相关领域中的经典文献进行了回顾,重点评述了股权激励相关内容的实证研究部分。接下来本文对股权激励的含义进行了界定,介绍了股权激励的作用机制和激励模式,总结出了股权激励的理论基础,股权激励正是建立在委托代理理论、人力资本理论、交易费用理论的基础之上。在总结理论的基础上,进一步分析了我国实施股权激励的现状,并对管理层股权激励年度收入分行业进行了统计性分析。将股权激励产生的提高上市公司绩效的实际效果进行了统计。同时发现,我国上市公司实施股权激励的主要激励对象是高级管理人员,股权激励的实施主体是董事会。股权激励作为一种长期激励方式,其最终的作用应当表现在提高上市公司的绩效上来。在对前人研究方法及研究成果总结的基础上,选取了2007年已实施股权激励的26家上市公司为样本,将净资产收益率作为被解释变量,将股权激励收益作为解释变量,进行了实证研究,旨在揭示股权激励在提高上市公司绩效上的作用。本文以已实施股权激励的26家上市公司为样本,选取了净资产收益率这一指标作为因变量,运用一元回归模型来进行实证研究。通过上述研究,得出以下主要结论:股权激励的相关系数为正相关但是不显著。主要是由于我国证券市场缺乏有效性,不完善的证券市场弱化了股价和公司绩效之间的关联性;上市公司的治理结构不完善,缺乏独立的股权激励计划设计和实施的机构,影响其设计和实施的独立性;股权激励考评体系不够健全也影响着股权激励的效果。正是由于上述原因,使股权激励制度没有得以充分实施,影响了它在提高上市公司绩效这方面作用的发挥。本文给出了一些政策性的建议:首先,应当加强证券市场的有效性,强化上市公司股价同公司绩效的关系,其次,完善上市公司的治理结构,建立独立的薪酬董事会,来设计和实施股权激励计划,保证其应有的独立性;最后,建立经理人市场和科学严格的绩效考评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