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灯盏花素(Breviscapine)是从菊科植物短葶飞蓬Erigeron breviscapus(Vant.)Hand-Mazz的干燥全草中提取的有效成分,在临床上主要用于缺血性心脑血管病的治疗。近年来,对于其临床药效学的研究有了比较全面的认识,在其剂型开发方面也由单纯的片剂、针剂发展了胶囊、滴丸、大输液等十几个品种。但灯盏花素口服剂型吸收较差,绝对生物利用度低,而注射给药给长期治疗的病人带来许多不便和痛苦。对于灯盏花素新剂型的研究还有待扩展。本文从提高口服制剂的生物利用度、方便病人服用的角度出发,研究了灯盏花素干混悬剂的处方和工艺,并对优选出的处方进行药效学评价。完成的工作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灯盏花素干混悬剂的制备灯盏花素干混悬剂的开发思路是通过添加磷脂提高其生物利用度。通过对磷脂在制备工艺中的氧化程度和药物与辅料之间配伍的考察,确定制备的处方和工艺;以分散时间、沉降体积比和再分散性为指标,筛选助悬剂的处方和用量,并对优选处方进行理化性质的表征。结果表明,优选处方的配比是:灯盏花素2g、大豆磷脂3.4g、羧甲基纤维素钠3.2g、乳糖16g、甘露醇8g,临用前配成1000mL的混悬液。配制成混悬液后,灯盏花素的特征吸收未发生改变;混悬液的流体力学行为符合假塑性流体的特征;Zeta电位为-41.8mV。此外,灯盏花素干混悬剂的临界相对湿度为60%。2. 灯盏花素干混悬剂的含量测定及影响因素试验建立灯盏花素干混悬剂的高效液相检测方法,并用该法对三批样品进行含量测定,对其中一批样品在60℃、相对湿度75%、光照4500Lx的条件下放置5d、10d后进行有关物质的测定和含量测定。研究表明,所采用的检测方法操作方便、结果准确可靠。影响因素试验表明,灯盏花素干混悬剂在制备、储存和运输过程中要避免高温、潮湿的环境。3. 灯盏花素干混悬剂在离体外翻肠囊内的吸收特性建立外翻小肠囊法的实验模型和含药肠液的高效液相检测方法,考察灯盏花素在<WP=4>小肠的不同肠段的吸收特性,确定灯盏花素的最佳吸收部位;比较灯盏花素原料粉,灯盏花素-磷脂混合物和灯盏花素干混悬剂在小肠特定部位的吸收效果。结果表明,在体外小肠吸收实验中,灯盏花素在不同小肠段的吸收效果有显著性差异(P<0.05),最佳吸收部位在十二指肠下端;灯盏花素-磷脂混合物和灯盏花素干混悬剂能显著提高灯盏花素在体外小肠的吸收,与原料粉相比,它们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而两组之间无显著性差异(P>.05),提示磷脂能显著提高灯盏花素在体外小肠的吸收效果。4. 灯盏花素干混悬剂的药代动力学研究建立了含药血浆的高效液相检测方法。分别以灯盏花素原料粉、灯盏花素-磷脂混合物和灯盏花素干混悬剂给大鼠灌胃100mg/kg(按灯盏花素算),于0.33-12h间取样,并进行含量测定,作出相应的药时曲线,运用相关软件进行曲线拟合。研究表明,灯盏花素在体内吸收行为符合一室模型(权重为1),灯盏花素原料粉的血药浓度峰值为0.387μg/mL,灯盏花素-磷脂混合物和灯盏花素干混悬剂的峰值分别为0.507μg/mL和0.565μg/mL;以灯盏花素原料粉为对照,混合物和干混悬剂的相对生物利用度分别为182%和22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