尖孢镰刀菌致坏疽性臁疮1例及相关临床研究

来源 :贵州医科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ongliong54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分析总结真菌感染致坏疽性臁疮的临床特点、病理特点、病原菌种类、诊断及治疗方法,以加深对本病的认识。  方法:报告1例尖孢镰刀菌感染致坏疽性臁疮,对该病原菌进行形态学及分子生物学鉴定,并对1977-2015年报道的25例真菌感染致坏疽性臁疮进行回顾性分析和总结。  结果:患者男,17岁。右小腿胫前皮损3个月。取痂下坏死组织直接镜检见大量菌丝,真菌培养(SDA)见白色棉絮状菌落生长。3D显微镜观察见镰刀形大分生孢子,有1~5隔,菌丝中可见顶生厚壁孢子。提取菌株DNA,对ITS、TEF-1、BT2基因片段进行PCR扩增、测序、比对,鉴定为尖孢镰刀菌。予口服伊曲康唑治疗2周后,皮损稍好转,后失访。25例已报道病例中,男13例,女12例;年龄12天~69岁,平均(24.8±1.5)岁,中位年龄15岁。最常见的基础疾病是血液系统恶性肿瘤(17例,占68.00%),包括白血病14例、淋巴瘤2例、多发性骨髓瘤1例。除外1例感染类型不明,余24例中9例(37.50%)感染局限于皮肤,15例(62.50%)为播散性感染。皮损部位:四肢或臀部受累者23例(92.00%);躯干受累者10例(40.00%);头面部受累者4例(16.00%)。致病菌:镰刀菌7例(28.00%),毛霉目真菌7例(28.00%),念珠菌6例(24.00%),黑曲霉、双间柱顶孢、金龟子绿僵菌、弯孢菌和明脐霉各1例,分别占4.00%。21/25例(84.00%)予系统抗真菌治疗,其中18例(85.71%)系统应用了两性霉素B,9例(42.86%)应用了唑类抗真菌药物;9/25例(36.00%)予外科治疗,包括外科清创术(4例)和手术切除局部皮损(5例)。此外,有些病例针对中性粒细胞数目减少或功能异常而给予输注粒细胞、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或粒细胞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治疗以促进中性粒细胞增生和释放,并增强其吞噬杀菌及趋化功能。15/25例(60.00%)治愈,1例(4.00%)好转,1例(4.00%)失访,8例(32.00%)死于本病且均为播散性感染患者。  结论:1.真菌感染所致 EG主要发生于免疫受损患者,以恶性血液病尤其是白血病患者最多见,皮损好发于四肢或臀部,毛霉目真菌、镰刀菌和念珠菌是其最常见致病菌。2.真菌感染所致EG与细菌感染所致者在皮损表现上并无明显不同,其鉴别诊断主要依赖于实验室检查。3.播散性感染患者病死率高,及早诊断并合理治疗是治疗成功的关键。4.系统应用抗真菌药物联合皮损外科清创或手术切除是较好的治疗选择,对于中性粒细胞减少者给予粒细胞和(或)G-CSF、GM-CSF治疗可以提高治愈率,改善患者预后。5.临床医生应增强对本病的认识,当临床中遇到EG皮损时,应及时行细菌学、真菌学检查及皮损组织病理学检查,同时给予经验性抗生素治疗,甚至是抗真菌药物,并根据检查结果及时调整治疗,以使患者得到早期正确诊治,降低病死率。
其他文献
建筑结构设计指的是在建筑物前期规划方案制定及结构施工图绘制阶段,结构设计人员以国家规范及行业标准为基础,深入结合建筑物的结构形建筑物所在场地等各类信息综合评价建筑
现如今,低碳经济已经成了各行各业发展的主流.尤其在建筑装饰领域,贯彻落实低碳经济的理念,既能减少能源的消耗,提升能源的利用效率,同时还能增强建筑单位的竞争优势.因此在
统筹推进中央企业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和复工复产等改革发展工作电视电话会议2月25日在京举行,国务委员王勇出席并讲话.他强调,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认真落
期刊
2月17日,中国盐业集团有限公司党委召开会议,认真传达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第十二次会议、中央政治局常务委员会会议、在北京市调研指导疫情防控工作时
期刊
随着城市化发展的步伐不断加快,人们对居住的条件也拥有了更高的要求,伴随着环境保护政策的实施,绿色的节能技术受到了人们的高度重视.绿色节能技术在进行应用时不但能够改善
在英语的学习中,写作发挥着重要作用,因此,学生的写作能力培养是极其重要的,教师要着力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努力帮助学生用英语技能进行表达.现如今的英语高考要求学生的写作
学位
虽然我国的建筑施工技术已经得到了显著提升,但由于大部分建筑物都需要经受长期使用,因此在实际使用时,非常容易遭受狂风、暴雨、地震、腐蚀等恶劣因素的影响,长期以往,极有
自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中盐集团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一手抓疫情防控、一手抓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指示精神,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的决策部署,按照国务院国资
期刊
摘要:预制装配式混凝土的结构施工可以使施工工具和造价成本得到一定程度的降低,同时也可以使施工的工期大幅度的减少。但是在技术工作控制过程中,并没有发挥出原有的技术使用效果,存在着标准规范不够健全、技术体系不够完善以及技术研究相对比较缺乏等问题。基于此,本身针对预制装配式混凝土的结构施工技术及其质量验收进行研究,旨在明确其技术应用局限,同时找出优化控制的策略及方法。  关键词:装配式混凝土,施工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