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刚入大学的新生阶段是青少年身心发展的重要阶段,它介于高中和正式融入大学两种不同生活方式之间。新生突然进入一个完全陌生的环境,常常在学习、心理等发展方面产生问题,产生多方面障碍,如学习兴趣不高、成绩一落千丈、无法与人交流、精神状态不佳,更严重的甚至中途退学,造成家庭和社会两方面资源的极大浪费。适应不良的新生很可能在整个大学阶段颓靡不振,影响学业,导致在毕业时就业能力严重不足。而大学生就业问题是每年政府关注的重要问题,提升大学新生的适应度,减少发生辍学等严重不适应的学生比例,有助于帮助其增加就业能力,提高国家资源的利用效率。因此本文希望探知大学新生适应度的影响因素,以及适应不良的新生对学生自我发展的影响,从而使学校可以提前干预适应不良的学生,帮助其全面发展。本研究以川内6所高校2012级大一新生为研究对象,用调查问卷研究方法分析了川内大学大一新生入学适应问题的现状和大一新生入学适应困难的原因以及适应不良对学生发展的影响。问卷调查以《中国大学生适应量表》(CSAS)为基础,借鉴已有的指标体系,反复修改后完成的。采用网上调查的方式,年初网络调查共收回16937份问卷,问卷回收率为80%;年末网络调查共收回11157份问卷,问卷回收率为53%。本文运用STATA软件统计分析收集的数据。本文首先利用新生调查及其分析指标,通过相关统计学方法,认定了各个高校的贫困新生。根据本论文中的方法,高校可以简便地识别校内的贫困新生。数据表明农村的贫困生比例远远高于城市的贫困,两者相差32个百分点。而且各个高校中贫困新生的比例具有较大差异。其次,通过主成分法分别找出了学习不适应和心理人际关系不适应的学生,并将适应情况分为四类。研究发现,8%的新生在各个方面都不适应大学生活,属于高风险群体。研究发现个人和家庭背景特征——尤其是家庭经济情况对个人适应有较大影响。在控制其他因素的条件下,来自贫困家庭的女生易于出现不适应。高中阶段参与也对个人的学习和心理人际适应有显著地影响,尤其是对个人学习适应的作用较大。对高中学习方式较为适应、高中社会参与较少、与父母关系密切的新生容易出现不适应大学的情况。对大学缺乏明确大学规划的学生最可能不适应大学生活。为了考察适应情况对新生全面发展的影响,论文中考察了学生的学习性产出和个人能力发展。研究结果表明提高学习适应程度可以显著地提高个人的学习成绩。而心理人际关系适应对提高个人发展的自我评价有显著地积极影响。通过论文分析结果,高校可以简便地提前甄别和帮助那些可能出现适应性问题的新生,例如来自贫困家庭的女性新生、高中学习投入高但社会参与程度低的新生、缺乏对大学规划与预期大学学习投入低的学生。帮助其走出困境,提高就业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