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回顾分析全髋关节置换术后假体位置重建情况,探讨假体位置参数与髋关节功能恢复情况的相关性,分析研究假体位置参数的安全范围;分析总结术前中医证型分类情况,探讨患者术后功能康复情况与中医证型分类是否具有相关性;为临床提供指导意见。方法:回顾分析2010年2月至2013年2月广东省中医院行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病例608例,共234例获得影像学测量,其中179例获得临床随访。通过广东省中医院病例系统获得患者基本信息资料(姓名,性别,年龄,诊断,中医证型,手术日期)以及患者术后恢复情况(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及输血情况,围手术期红细胞、血红蛋白及红细胞压积情况,下地时间);通过华海影像学系统测量假体位置参数(髋臼外展角,髋臼前倾角,股骨头旋转中心位置,股骨偏心距);观察患者末次随访改良Harris功能评分情况。比较分析广东省中医院假体位置参数重建情况与专家推荐范围;根据假体位置参数分别划分组段,统计各组段间改良Harris功能评分均数及优良率;统计不同中医证型组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术后输血情况、围手术期红细胞、血红蛋白及红细胞压积情况,术后下地时间以及改良Harris功能情况。使用PASW Statistics18.0统计软件比较相关观测指标差异是否具有统计学意义。计量资料:对于正态分布资料,两组间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多组独立样本组间采用方差分析,对于非正态分布资料,多组独立样本组间比较采用秩和检验;计数资料:多组间率的比较采用χ2检验,检验水平为α=0.05。结果:1.全髋关节置换术后获得影像学测量患者234例:脱位率为1.28%;外展角重建在35。-55。的患者占77.4%;前倾角重建在5。-25。的患者占71.36%;股骨头旋转中心位置及偏心距术侧及健侧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术侧偏心距重建不超过健侧距离10%的患者占47.9%。2.全髋关节置换术后获得临床随访患者179例,平均随访时间25个月,末次随访改良Harris功能评分均数为90.35±8.67,优良率为87.2%。3.髋臼前倾角、股骨头旋转中心水平位置不同组间改良Harris功能评分均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髋臼外展角、股骨头旋转中心垂直位置以及股骨偏心距不同组间改良Harris功能评分均数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而优良率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4.不同中医证型组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术中血液回输率、术后补充红细胞率、术后补充血浆率、术后下地时间、末次随访改良Harris功能评分均数及优良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不同中医证型组间患者年龄,入院、术后第一天及出院前的红细胞、血红蛋白及红细胞压积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1.全髋关节置换术髋臼假体位置原位重建存在一定难度;即使股骨头旋转中心位置及股骨偏心距未达到解剖100%重建对患者术后功能恢复影响可能不大。2.通过对全髋关节置换术髋臼假体位置参数各组之间Harris功能评分均数及优良率的统计分析认为:髋臼外展角不宜超过55。;股骨头旋转中心垂直位置不宜向上超过健侧距离的50%;股骨头偏心距不宜增大超过健侧距离的20%,超过此界限,患者髋关节功能恢复将受到一定程度影响。3.髋臼外展角小于35。、股骨头偏心距减小超过健侧距离的20%可能影响关节功能恢复情况,但仍需加大样本量研究。4.髋臼前倾角、股骨头旋转中心水平位置对患者术后Harris功能评分的影响尚不能认为有差别。5.入院不同中医证型组间患者出血及输血情况,术后早期下地时间,髋关节功能恢复情况尚不能认为有差别;肝肾亏虚,气滞血瘀组患者的年龄明显高于另外两组患者,而红细胞、血红蛋白及红细胞压积明显低于另外两组患者,围手术期更需注意观测肝肾亏虚,气滞血瘀组患者血象变化情况,控制围手术期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