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多媒体技术的发展,隐喻表达越来越呈现出多模态化,语言符号与图片、声音等非语言符号相辅相成、交错运用,强化并凸显意义的传递。近年来国内外许多学者借鉴Lakoff和Johnson的隐喻理论,将研究语言符号中的一些特性拓展到多模态话语分析层面。如加拿大学者Charles Forceville(2012)研究多模态广告隐喻中的创造性,国内俞燕明(2013)研究新闻漫画的多模态隐喻表征方式。大部分相关研究是基于认知语言学的理论框架,只有少数学者从功能语法理论进行探究。习近平主席提出的“一带一路”经济建设思想通过多模态形式向世人传递了“共商”、“共建”、“共享”的核心价值观,为我国及世界经济发展开辟了崭新的道路。本文从功能语法视角下探讨“一带一路”主题思想的多模态表现形式,旨在研究语言及多模态是如何传递其核心隐喻意义。本文运用Halliday的系统功能语法、Kress和van Leeuwen的视觉语法及张德禄的符际间关系理论为理论基础。Halliday的系统功能语法为多模态语篇分析提供理论框架。Kress和van Leeuwen(1996)提出的视觉语法主要基于Halliday的语言观,尤其是元功能思想。根据系统功能语法,张德禄(2009)提出的符际间互补关系框架利于分析模态之间的关系。本研究运用及物性、语气和情态系统探究语言模态中的隐喻呈现,利用视觉语法中的再现意义、互动意义和构图意义分析视觉模态中的隐喻呈现,以及引用张德禄的符际间关系框架解析多模态之间的互补关系如何传递隐喻意义。本论文依据以上理论探讨如下问题:(1)“一带一路”的核心概念“共商”、“共建”和“共享”如何以多模态符号体现出来?(2)“一带一路”中的隐喻呈现具有哪些特征?(3)“一带一路”的核心概念隐喻还传递哪些外交理念?本研究发现:(1)文字模态中的核心隐喻通过功能语法中的及物性、语气和情态系统来呈现。(2)视觉上,再现意义中的隐喻通过叙事再现和概念再现来呈现。互动意义中的隐喻表达与接触、社会距离和权力关系有关。构图意义中的隐喻表达运用信息值、显著性和框架来体现。(3)不同模态间的互补关系也会影响隐喻意义的呈现,听觉模态强化隐喻表达,视觉和语言模态之间的非强化互补关系在隐喻意义呈现时互为补充。(4)除了表达“共商”、“共建”和“共享”核心隐喻之外,“一带一路”宣传片中还体现出“开放”、“包容”、“合作共赢”的外交理念。本研究的意义在理论层面上,有助于促进多模态话语研究和其他研究领域之间的跨学科发展。不仅拓宽了动态语篇分析的领域,而且丰富了多模态隐喻意义研究的维度。研究的实际意义在于,本研究提出的分析视角及分析框架用来解析“一带一路”宣传片,揭示其隐喻表达,为相关文本的多模态解读提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