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路翎,作为七月派的一员主将,是一位不容被忽视的作家。特别是他四十年代创作的小说,代表了他小说创作的最高成就。本文选取路翎四十年代小说创作为研究对象,以其独特的审美风格为切入点,归纳梳理了其“悲”“狂”融合的风格特征,并分析了时代和历史、本土和异域、自我和外界等因素对这一风格的形成所造成的影响,进而揭示出路翎四十年代小说在中国二十世纪文学史上的意义和价值。引言:本文研究对象是路翎的四十年代小说创作。首先,路翎四十年代小说一方面以现实主义的笔墨,在对社会黑暗痼疾的揭露中延续着“五四”鲁迅等人所开创的启蒙文学主题;另一方面,这一文学主题又是经由路翎个性化的审美表达得以完成的。小说中疯狂变形的人物、狂乱变形的环境以及狂躁不安的叙述方式与悲苦、悲痛、悲壮的小说底色相交融,形成“悲”“狂”融合的审美特征。对这种极富个性色彩的审美范式的梳理,是本论文的研究兴趣点之一。其次,虽然新时期以来路翎及其小说研究取得了开拓性进展,但仍有多方面开掘深入的余地,尤其在对路翎四十年代小说的审美范式的具体分析和意义提取上更是如此,这也是本文的写作动机之一。上篇:从路翎四十年代小说的审美风格入手,阐释其“悲”“狂”融合的风格特征。第一部分,阐述路翎四十年代小说“狂”的审美特征。从三个方面分析“狂”的表现形式:一是疯狂变形的人物。路翎小说中的人物是疯狂变形的,不管从他们的肖像、衣着、动作、语言等外在特征上,还是从其波涛汹涌般的潜在心理上,都显示出非常态的疯狂痉挛特征。他们几乎是以异类者的形象出现在现代文学画廊中的。二是狂乱变形的环境。与小说非常态的疯狂人物相对应,小说的自然环境也带上了狂躁不宁的情绪特征。同样,动乱、多变、狂躁、骚动的社会环境也是造成人物疯狂的源头,成为小说个性化的表现对象。三是狂躁的叙述方式。主要表现在小说的叙述节奏、叙述人称、叙述语言等诸方面,与小说疯狂的人物、狂乱的环境相结合,成为文本特征的又一显在表现。第二部分,阐述路翎四十年代小说“悲”的审美特征。“悲”是与“狂”紧密交织、有机互动的。主要从三个方面进行分析:一是作为“狂”的催化剂的“悲”。小说人物由于背负了沉重的生存重压和精神枷锁,大多陷入到悲苦的生命煎熬中,悲苦的层层淤积为人物的疯狂反抗蓄积了势能,最终催生出疯狂扭曲的反抗行动。二是作为“狂”的伴生物的“悲”。在以知识分子为主角的作品中,伴随疯狂而来的多是悲愤的情绪表现;在以非知识分子(农民、工人等)为主角的作品中,伴随着疯狂而来的多是悲哀的情绪表现。三是作为“狂”的衍生物的“悲”。小说人物在疯狂的激情燃烧之后多进入到悲剧的结局中,但这疯狂反抗后的悲剧结局产生了一种催人上进的力量,给人一种强烈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