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第一部分:氨甲环酸在小儿心脏手术中应用的有效性和安全性研究:单中心经验
目的:
先天性心脏病患儿由于自身及体外循环纤溶亢进,围术期出血的风险高。与成人相比,小儿体重低全身血容量少,出血占全身血容量的比例相对较高;因此,小儿心脏术后输血的发生率增高。大量出血进而输血易造成小儿心脏术后不良事件的发生率和死亡率增加。目前,氨甲环酸是最主要的抗纤维蛋白溶解治疗药物,在成人心脏手术中作为IA类推荐的围术期血液保护药物。然而,氨甲环酸在小儿心脏手术中应用的研究还很有限。因此,本研究旨在评价氨甲环酸在小儿心脏手术中应用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方法:
本研究为回顾性队列研究。连续收集阜外医院2009年1月-2010年12月首次接受房间隔缺损修补术、室间隔缺损修补术和法洛氏四联症矫治术的2026名小儿的病历。根据术中是否应用氨甲环酸被分对照组(n=1056)和氨甲环酸组(n=970),年龄31天-12岁。其中,年龄31天-1岁的小儿定义为婴儿。记录并统计分析患儿主要的围术期出血和输血及术后不良事件的发生率和死亡率。
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氨甲环酸组的术后12h出血量显著减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6.573±0.144vs.5.499±0.133ml/kg;MD,1.074ml/kg;p<0.001)。与对照组比较,氨甲环酸组的术后总出血量显著减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12.183±0.298vs.9.973±0.276ml/kg;MD,2.210ml/kg;p<0.001)。与年龄大于等于1岁的小儿相比,氨甲环酸显著降低年龄小于1岁的婴儿术后12h出血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MD:0.704vs.1.461ml/kg,p=0.007)。与体重大于等于10kg的小儿相比,氨甲环酸显著降低体重小于10kg的小儿术后12h出血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MD:0.454vs.1.513ml/kg,p<0.001)。与体重大于等于10kg的小儿相比,氨甲环酸显著降低体重小于10kg的小儿术后总出血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MD:0.947vs.2.165ml/kg,p=0.036)。与非紫绀小儿相比,氨甲环酸显著降低紫绀小儿术后总出血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MD:1.037vs.3.314ml/kg,p=0.002)。两组患者间红细胞、血浆和血小板输注量及输注率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亚组分析发现氨甲环酸可以有效降低接受室间隔缺损修补术婴儿术后红细胞的输注率(27.18vs.19.14%,p=0.044)以及血浆的输注量(31.906±3.603vs.15.916±3.955ml,p=0.003)和输注率(28.72vs.13.58%,p<0.00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氨甲环酸对接受法洛氏四联症矫治术小儿术后红细胞、血浆和血小板的输注量及输注率没有影响(p>0.05)。两组患者间术后住院癫痫、卒中、肾功能衰竭、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发生率和死亡率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氨甲环酸可有效降低小儿心脏手术的术后出血量,其中,氨甲环酸对降低婴儿以及体重小于10kg和紫绀患儿的术后出血量更为显著;氨甲环酸对小儿心脏术后异体血的输注没有影响,但可有效降低接受室间隔缺损修补术婴儿的术后异体血输注;另外,氨甲环酸对小儿心脏术后不良事件的发生率和死亡率没有影响。
第二部分:小儿心脏手术血液保护的研究进展
先天性心脏病患儿围术期出血和输血的风险增加,大量出血和输血可增加小儿心脏术后肺部等并发症的发生率和死亡率。现就近年来关于小儿心脏手术血液保护措施包括:优化术前血红蛋白和凝血检查、改善止血、减少出血、纠正凝血以及采用血液节约技术(如:限制性输血策略)等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目的:
先天性心脏病患儿由于自身及体外循环纤溶亢进,围术期出血的风险高。与成人相比,小儿体重低全身血容量少,出血占全身血容量的比例相对较高;因此,小儿心脏术后输血的发生率增高。大量出血进而输血易造成小儿心脏术后不良事件的发生率和死亡率增加。目前,氨甲环酸是最主要的抗纤维蛋白溶解治疗药物,在成人心脏手术中作为IA类推荐的围术期血液保护药物。然而,氨甲环酸在小儿心脏手术中应用的研究还很有限。因此,本研究旨在评价氨甲环酸在小儿心脏手术中应用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方法:
本研究为回顾性队列研究。连续收集阜外医院2009年1月-2010年12月首次接受房间隔缺损修补术、室间隔缺损修补术和法洛氏四联症矫治术的2026名小儿的病历。根据术中是否应用氨甲环酸被分对照组(n=1056)和氨甲环酸组(n=970),年龄31天-12岁。其中,年龄31天-1岁的小儿定义为婴儿。记录并统计分析患儿主要的围术期出血和输血及术后不良事件的发生率和死亡率。
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氨甲环酸组的术后12h出血量显著减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6.573±0.144vs.5.499±0.133ml/kg;MD,1.074ml/kg;p<0.001)。与对照组比较,氨甲环酸组的术后总出血量显著减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12.183±0.298vs.9.973±0.276ml/kg;MD,2.210ml/kg;p<0.001)。与年龄大于等于1岁的小儿相比,氨甲环酸显著降低年龄小于1岁的婴儿术后12h出血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MD:0.704vs.1.461ml/kg,p=0.007)。与体重大于等于10kg的小儿相比,氨甲环酸显著降低体重小于10kg的小儿术后12h出血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MD:0.454vs.1.513ml/kg,p<0.001)。与体重大于等于10kg的小儿相比,氨甲环酸显著降低体重小于10kg的小儿术后总出血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MD:0.947vs.2.165ml/kg,p=0.036)。与非紫绀小儿相比,氨甲环酸显著降低紫绀小儿术后总出血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MD:1.037vs.3.314ml/kg,p=0.002)。两组患者间红细胞、血浆和血小板输注量及输注率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亚组分析发现氨甲环酸可以有效降低接受室间隔缺损修补术婴儿术后红细胞的输注率(27.18vs.19.14%,p=0.044)以及血浆的输注量(31.906±3.603vs.15.916±3.955ml,p=0.003)和输注率(28.72vs.13.58%,p<0.00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氨甲环酸对接受法洛氏四联症矫治术小儿术后红细胞、血浆和血小板的输注量及输注率没有影响(p>0.05)。两组患者间术后住院癫痫、卒中、肾功能衰竭、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发生率和死亡率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氨甲环酸可有效降低小儿心脏手术的术后出血量,其中,氨甲环酸对降低婴儿以及体重小于10kg和紫绀患儿的术后出血量更为显著;氨甲环酸对小儿心脏术后异体血的输注没有影响,但可有效降低接受室间隔缺损修补术婴儿的术后异体血输注;另外,氨甲环酸对小儿心脏术后不良事件的发生率和死亡率没有影响。
第二部分:小儿心脏手术血液保护的研究进展
先天性心脏病患儿围术期出血和输血的风险增加,大量出血和输血可增加小儿心脏术后肺部等并发症的发生率和死亡率。现就近年来关于小儿心脏手术血液保护措施包括:优化术前血红蛋白和凝血检查、改善止血、减少出血、纠正凝血以及采用血液节约技术(如:限制性输血策略)等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