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中国东北农村劝说语篇中礼貌策略的研究——以一部中国电视连续剧为例

来源 :浙江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iaomoj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对面子的关注是汉文化中人际交往中最显著的一个特征,因此对旨在维护面子的礼貌策略在该文化中的研究具有一定的意义。本文选取在中国北方乡村文化的背景下,依据Brown& Levinson的礼貌策略模型,对该文化内劝说话语中的言语礼貌策略的实现形式以及语境因素的影响进行探究。 本文的语料来源于一部中国电视连续剧中的一些情景言语对话。通过对其劝说言语中所运用的礼貌策略定量分析,得出中国东北乡村文化中,人们在劝说言语中为完成交流任务常用的礼貌策略。针对语料所展示的几种主要礼貌策略,文章进行进一步的定性分析,归纳出中国东北人民常用的语言实现形式,并从社会,文化和情景三个方面予以一定得阐释。 结果显示,不同于先前一些学者对Brown& Levinson的礼貌策略模型质疑的论断,中国东北乡村人民对积极礼貌策略和消极礼貌策略都有一定的运用,这两种策略在该文化中的分布并无显著差异。积极礼貌策略诸如宣称群内关系策略和宣称共同策略在数量分布上脱颖而出:消极礼貌策略如规避和间接策略则较突出。在对这些常用策略言语实现方式的分析中发现,各种称呼方式,修辞手法,语气缓和等方式都是常见的言语礼貌策略实现手段。此外,一些典型的中国礼貌言语模式,如同一群体身份标识语咱们,大量的用典,都从礼貌的角度进行重新阐释。文章最后总结到从社会语用的角度出发,理解这样一个依赖语境的概念——礼貌,是必需而且至关重要的;对特定文化中的礼貌策略的具体实现形式的研究,也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其他文献
隐喻作为一种语言形式,历年来为各国学者所关注,自亚里士多德起,已有两千多年的研究历史。1980年Lakoff和Johnson所著《我们赖以生存的隐喻》一书的出版,标志着隐喻的研究上升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