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行直接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患者临床特点、诊疗模式及院内结局的性别差异研究

来源 :郑州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ole9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探讨我国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segment elevation myocardial infarction,STEMI)行直接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primary 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PPCI)患者临床特点、诊疗模式、院内结局的性别差异,为改善女性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诊疗和临床结局提供依据。方法1.数据来源于China PEACE回顾性AMI研究。研究采用两阶段随机抽样,从我国全国范围的医院获得2015年因STEMI行PPCI的住院患者的代表性样本共1521例,其中女性患者330例(21.7%),男性患者1191例(78.3%)。2.对所获得的病历进行集中式信息提取,分析患者临床特点、诊疗模式和院内结局的性别差异。3.采用多因素回归分析方法,探讨性别是否为院内治疗和结局的独立危险因素。结果1.临床特点方面,女性比男性平均年龄大(67.5岁vs 58.8岁,P<0.05),且高血压(60.0%vs 50.4%,P<0.05)、糖尿病(30.0%vs 21.8%,P<0.05)的患病率均高于男性,但吸烟比例(12.7%vs 56.7%,P<0.01)、LDL-C<130mg/dl的比例(73.0%vs 79.4%,P<0.05)、eGFR水平(93.4 ml·min-1·1.73m-2vs 97.4ml·min-1·1.73m-2,P<0.05)较男性更低。且女性患者入院时更易出现收缩压≥140mm Hg(37.0%vs 30.1%,P<0.05)。女性既往有心肌梗死(2.1%vs 4.8%,P<0.05)及PCI治疗史(3.0%vs 5.8%,P<0.05)的比例均低于男性。同时,女性既往有脑卒中(13.3%vs 9.8%,P>0.05)及慢性肾脏疾病(1.5%vs 1.0%,P>0.05)的比例高于男性,但该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而整个住院期间,女性mini-GRACE评分较男性高(144.4 vs 131.3,P<0.01)。2.诊疗模式方面,和男性相比,女性急性期β受体阻滞剂的治疗率更高(54.4%vs 45.7%,P<0.05),而校正年龄、心血管病危险因素(高血压、糖尿病、吸烟、LDL-C水平)、既往史(冠心病、心肌梗死、PCI、脑卒中)、入院时临床特征(胸部不适、心源性休克、心率、eGFR)、经济地理区域、城市、mini-GRACE评分后,该性别差异消失(OR 1.09,95%CI 0.80~1.49)。在阿司匹林(82.2%vs 82.5%,P>0.05)、氯吡格雷/替格瑞洛(85.2%vs 86.1%,P>0.05)、ACEI/ARB(57.5%vs 58.4%,P>0.05)、他汀类药物(92.1%vs 91.9%,P>0.05)的使用方面无显著性别差异。3.院内结局方面,在死亡(2.7%vs 1.7%,P=0.22)、死亡或病重放弃治疗(3.6%vs 2.7%,P=0.36)、出血(12.7%vs 9.9%,P=0.14)、复合终点(10%vs8.6%,P=0.45)方面,女性的比例虽高于男性,但并无统计学差异。校正糖尿病、eGFR、mini-GRACE评分后,女性在死亡(OR 1.63,95%CI 0.68~3.91)、死亡或病重放弃治疗(OR 1.09,95%CI 0.51~2.31)、出血(OR 1.08,95%CI 0.73~1.59)、复合终点(OR 1.13,95%CI 0.72~1.78)方面无统计学差异。结论在STEMI行PPCI的患者中,虽然女性年龄更大、合并心血管病危险因素的比例更高,但诊疗模式、院内结局无性别差异。基于以上发现,建议关注女性心血管疾病,加强女性患者危险因素的防控,可能使女性的预后在PPCI的基础上进一步获益。
其他文献
学位
学位
学位
学位
学位
学位
学位
学位
学位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