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世相声乐作品艺术特点及演唱诠释

来源 :内蒙古大学 | 被引量 : 1次 | 上传用户:youyouwoyo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我国广袤的北方草原上,蒙古族是草原文化的集大成者,以“接力棒”式的传承模式继承了先后生存于此的匈奴、鲜卑、柔然、回鹘、突厥、敕勒等民族依次创造的璀璨的草原文化。蒙古民歌是其草原文化的重要艺术体裁,以其自身独特的艺术风格,流传至今,魅力无穷。这种艺术风格也势必影响着当代该地区作曲家的创作思维。改革开放迎来了内蒙古地区音乐创作上的新高潮,特别在草原风格作品上涌现了一批优秀作曲家。李世相教授作为草原风格作曲家之一,将草原风格音乐元素与中西方作曲创作技法有效的结合起来,兼收并蓄,创作了大量具有时代气息、民族特色、多元文化,并且能充分发挥声乐演唱技巧的草原风格歌曲,具有较大的艺术研究价值。李世相教授创作的声乐作品在体裁上展示出既有独唱也有重唱和清唱剧等,题材内容选择多样,古词古韵、历史事件、自然描绘、人文情感等方面都有反映。本文分别从李世相教授声乐作品艺术特点的宏观认知、声乐作品民族唱法诠释、草原风格创作中美声唱法诠释等方面进行梳理与解读。在创作手法上立足民族风格,兼收并蓄,结合中西创作技法,在保留民族调式调性的手法中,娴熟运用复杂的离调转调的创作方法,让音乐中的民族色彩和艺术特性更为凸显。论文从演唱者视角将李世相教授创作的草原风格民族唱法歌曲《奶茶情》《草原迎来昭君女》《我的清水河》《杨柳枝词》和美声风格歌曲《我的草原风》《鸿雁不能折翅膀》等作品进行演唱分析,从演唱方法和技巧的运用以及情感的处理与表达等方面进行二度创作视角的诠释。本论文研究的意义在于通过对李世相教授声乐作品的创作与表演特征的诠释,来管窥、探索作品的创作与演唱规律,为演唱、研究李世相声乐作品者提供理论借鉴与学术参考。
其他文献
目的探讨精神疾病司法鉴定中不同类型精神损伤的临床特征。方法根据精神损伤发生的原因,将235例被鉴定人分为中度以上脑损伤组(A组)117例、轻度脑损伤组(B组)35例和社会心理应激
患者,男,65岁.2001年1月27日晚,自觉感冒,睡前口服重感灵(广东梅州制药厂,生产批号000952)6片,同饮水300 ml.夜间睡眠欠佳,自觉发烧,测体温36.8 ℃,四肢酸痛,头昏不适,无汗,
氯米帕明一直被认为是治疗强迫症的标准药物,但因为耐受性的问题使相当数量的强迫症患者难以接受。新型抗抑郁剂的出现为强迫症尤其是难治性强迫症提供了更多的治疗手段。文拉
目的应用阿托伐他汀干预实验性变态反应性脑脊髓炎(experiment allergic encephalom yelitis,EAE)大鼠,探讨药物对于疾病发病、炎性细胞浸润及TNF-α和iNOS表达的影响。方法采
本文首先介绍了产后康复,文章紧接着阐述了产后康复的教学思考,其主要内容包括为:灵活应用多种教学手段;角色扮演,激发学生的同理心;案例教学法,运用新知识激发学生创造性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