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1、研究目的:探讨肝硬化门静脉高压症脾切除断流术后门静脉系统血栓形成(PVST)的相关危险因素,并研究其用于预警高危患者的可行性;分析围手术期早期干预措施预防肝硬化门静脉高压症脾切除断流术后PVST的疗效;尝试探讨肝硬化门静脉高压症脾切除断流术后PVST的发生机制。2、研究方法:选择解放军总医院普通外科2003.1-2009.12因肝硬化门静脉高压导致脾功能亢进和消化道出血在我院接受手术治疗的166例患者,回顾性分析其临床资料,运用相关统计学方法分析PVST的相关危险因素,选定临床上可用于预警术后PVST的相关指标。从2010.01-2012.12,我科共收治69例肝硬化门脉高压患者,根据有无PVST危险因素分为PVST高危组(n=39)和非高危组(n=30),将高危组随机分为干预组(n=22)和对照组(n=17)。对干预组实施一系列预防PVST的早期干预措施,最后比较各组间术后PVST发生率,进而评估选定的危险因子用于筛查高危患者的可行性及早期干预措施的疗效。3、结果:临床资料分析中,有大出血病史、大量腹水、内镜下治疗史、曲张静脉严重程度、脾脏大小、脾静脉宽度、门静脉宽度、门静脉血流速度、手术方式、围手术期总输血量、自由门静脉压力差、术后并发症、术后使用抗凝驱聚药物、术后使用止血药物、术后血小板、D-二聚体等16个指标在血栓组与非血栓组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将以上16个因素代入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后发现,术前门静脉直径、脾静脉直径、术前门静脉血流速度、自由门静脉压力差、术后血小板计数、术后D-二聚体水平为PVST的危险因素,P值均小于0.05,分别为0.026、0.031、0.034、0.017、0.018、0.036,OR值皆大于1,分别为1.55、1.38、1.47、1.72、1.69、1.34,进一步绘制ROC曲线,得到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756、0.741、0.768、0.721、0.754、0.794,取其最佳诊断分界点分别为1.45、1.15、15.15、7.5、435.5、3.55。临床实践中,共69例患者成功接受了脾切除+选择性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术前、术中、术后利用6个危险因素将69例患者分为PVST高危组(n=39)和非高危组(n=30),将高危组随机分为干预组(n=22)和对照组(n=17),高危组中实施早期预防干预措施22例,对照组17例。干预措施包括术后皮下注射低分子肝素钙、静脉滴注低分子右旋糖酐、补充维生素K1、出院后口服抗凝驱聚药物等。截止2013年4月1日,共发生门静脉系血栓9例,总发生率为13.04%,其中高危组7例,非高危组2例。高危组7例中,干预组1例,对照组6例。高危对照组和非高危组比较,p=0.035<0.05,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高危对照组和高危干预组比较,p=0.030<0.05,两组差异同样具有统计学意义。所有患者均获得随访,时间4个月-37个月,生存率100%,再出血率仅1.45%,术后所有患者肝功能状态、腹水情况均较术前明显改善。4、结论:1、术前门静脉直径、脾静脉直径、术前门静脉血流速度、术中门静脉压力差、术后血小板计数、术后D-二聚体水平为肝硬化门静脉高压症术后门静脉系统血栓形成的危险因素,并可在术前、术中、术后筛选出PVST高危患者。2、围手术期早期干预可有效降低肝硬化门静脉高压症术后PVST的发生率。3、选择性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改良术式,治疗肝硬化门脉高压近、远期疗效较满意,其在预防PVST方面的价值有待进一步深入研究。4、术后门静脉血流动力学平衡的破坏和全身凝血/抗凝/纤溶系统动态平衡失调可能是门静脉系统血栓形成的发生机制,有待进一步深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