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灰飞虱近年来屡屡在江淮稻区暴发成灾,其直接为害与传毒给该地区水稻生产造成严重损失。作为国内小麦与水稻重要的主产区之一,江淮稻区的治虫抗病任务艰巨,关乎国民粮食生产根基,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因此,研究该地区灰飞虱发生规律十分必要。虽然一直以来国内学者认为它是本地害虫,但种种迹象表明它可能具有迁飞特性。日本相关报道已明确其跨海迁飞特性。故此,本研究致力于探索江淮地区灰飞虱的迁移扩散与迁飞规律,对于进一步提高灰飞虱的灾变预警能力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研究分别对安徽和江苏江淮地区共四个站点的春季灰飞虱发生规律、迁飞现象、迁飞的虫源及去向地、迁飞气象背景等进行分析。同时,通过室内吊振试验研究灰飞虱的飞行能力及其影响因素,以累计振翅时间为指标划分其居留型、迁飞型与远迁型个体,为其远距离迁飞的假说提供依据。1.安徽江淮地区灰飞虱的迁移与扩散通过2009和2010年春季对江淮地区安徽凤台麦田及灯诱灰飞虱种群的系统调查和雌虫卵巢的系统解剖,明确了本地越冬后灰飞虱的种群性质,作为灰飞虱能否迁飞的判据;运用美国国家大气海洋局(NOAA)网站的HYSPLIT(Hybrid single-particle lagrangian integrated trajectory)平台对本地的迁入高峰做了数值模拟和虫源分析。结果表明:江淮稻区灰飞虱麦田种群的迁移动态为远距离迁飞与本地扩散相结合;在本地范围内,灰飞虱的本地繁殖型长翅成虫于麦收前可从麦田向秧田迁移扩散,在不利于长翅成虫起飞进行远距离迁飞的天气条件,如降雨、大风等的影响下,麦田迁飞型种群可向附近的秧田扩散;灯诱与田间长翅雌虫卵巢解剖表明本地2010年6月5日和12日出现迁入虫群;虫源轨迹分析显示2010年6月5日迁入虫峰来自苏中的扬州地区,6月12日迁入虫源来自鲁南济宁地区。2.江苏江淮地区灰飞虱的迁移与扩散通过分析2006-2009年江苏省张家港、武进、仪征三个站点的逐日灯诱和秧田系统调查数据,阐述江苏江淮地区灰飞虱的迁移与扩散规律,并判别其中的远距离迁飞;运用GrADS和ArcGIS软件分析迁飞与降落的气象背景;利用HYSPLIT模拟平台对迁入种群的虫源地及迁出种群的去向地进行了数值模拟与轨迹分析。结果表明,江苏江淮地区麦收时节是灰飞虱从麦田转移至秧田高峰期;三个站点灯诱量大的年份具有差异,但2007年灯诱量和秧田虫量普遍较大,并以武进居首;根据灯诱及秧田虫量判别出12个迁入或迁出峰,顺推或回推轨迹后发现,2006年5月28日张家港迁出峰30h后到达日本九州岛,由当地灯诱峰得到验证;2006年6月8日张家港、武进迁出峰到达朝韩交界处;武进2007年5月23日大迁入峰的10h内虫源地为苏皖浙交界处,24-34h虫源地为江西南部至福建中部一线,风向切变和降雨是导致虫群降落的主要外因;张家港2007年5月25日迁出峰去向地为日本,27日为苏皖中部交界地区;2007年6月5日仪征迁出虫峰到达苏皖鲁交界地区;2008年5月16-20日仪征出现迁入峰,虫源地为苏南与皖南相邻地区,风向切变有利于此次迁入过程;通过对其他不确定迁入迁出性质的虫峰的轨迹分析,发现江淮地区麦收前后灰飞虱起飞的主要远距离去向地为海上、皖北、苏北、浙东地区,零星去往朝韩、皖南、山东、浙江、江西省的部分地区,而傍晚起飞的虫群跨海迁飞的概率更大;麦收时节主要为江淮地区提供灰飞虱异地虫源的为苏北、皖北地区。3.灰飞虱的飞行能力采用红外摄像设备记录灰飞虱夜间振翅行为,以振翅能力为指标研究灰飞虱成虫的飞行能力及其与性别、日龄、交配状态等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第二、三、六日龄灰飞虱成虫累计振翅时间最长,并随日龄的增加而逐渐减小,迁飞型比率也随日龄增加而呈下降趋势。灰飞虱雌雄个体的振翅能力没有显著差异。交配影响第四、五日龄雌虫的振翅时间,表现为未交配的此日龄雌虫振翅时间显著短于交配过的个体;五日龄以上个体间振翅能力差异大。最长累计振翅时间为1246分钟,可以作远距离大尺度迁飞。将长翅型成虫持续振翅25分钟以上定为迁飞型,其中超过93分钟定为强迁飞型,而短于25分钟为居留型。振翅时段分布分为连续和断续两种,昏时振翅的概率越大,振翅时间越长,迁飞潜能越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