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国际上经过多年的实证检验和理论论证,大家有个比较同意的概念:会计师事务所的规模效应可以替代会计师事务所的审计质量来衡量,因此,审计收费也一直与事务所规模有着明显的关联。在中国,普华永道、安永、德勤、毕马威四家会计师事务所(以下简称为“四大”)的收费标准远高于内资所,它们也长期占据着中国审计市场的垄断地位,这严重影响了我国内资所的成长,使我国的审计环境日趋下落。因此,财政部和中注协等组织联合颁布了《中国注册会计师协会关于推动会计师事务所做大做强的意见》、《关于加快发展我国注册会计师行业的若干意见》等一系列政策,其目的在于大力支持我国会计师事务所合并,扩大内资所规模。国际四大所的形成无不经历了数次合并,因此,事务所合并这一增大规模的方法是最直接的,也是值得我们借鉴的。然而,四大的合并是在西方发达国家的市场经济推动下企业发展的自然产物,我国的事务所合并多是在政策引导下进行的。会计师事务所本身也是企业,政策下的“联姻”能否成功,达到降低审计成本、实现规模经济的效果?本文以2009年至2012年的内资会计师事务所合并为研究对象,借用会计师事务所负责审计的上市公司作为研究样本,通过面板数据的实证检验,分析我国事务所是否合并、合并方式以及合并动机分别对审计质量有怎样的影响。本文的结论是:2009年发生的合并对合并当年的审计质量无显著影响,经过三年的文化制度整合,发生合并的事务所的审计质量有显著提高,且新设合并对审计质量的提高有更为显著的作用,表现为对企业盈余管理程度的抑制作用更强,以及更多地出具非标准审计意见。同时本文比对了2009年和2012年发生合并的实证结果,结果表明,2012年的合并更有效果,更能在短期内起到抑制盈余管理、出具更多非标准审计意见的作用,即基于市场经济发展的事务所合并较比政策推动下的被迫合并对于审计质量有更好的提升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