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大同镇在明帝国长城防御体系中处于中心位置,同时也是保障京师安全的重要屏障。其官兵、马匹数在“九边”中首屈一指,故大同镇粮饷供应历来受到明廷重视。边镇军马数有原额、现额、实数诸多区别。其中现额、实数与粮饷供应密切相关,而原额指未经制的官兵数额,其与粮饷供应量的相关度较低。由于边防形势需要,大同镇军马数呈不断上升趋势,尤以嘉靖间增兵最多。随着边镇供应规模不断扩大,对其进行保障的相关供应制度也逐步完备。大同镇粮饷供应分为内、外两部分。内部供应主要是山西行都司所辖各卫所及大同府所辖各民府州县,在上交税粮中专用于军储的部分。外部供应则是山西、河南二省坐派大同镇的民运粮、京运年例银、开中盐银及救济性供给等多种方式。对大同镇供应起到支撑作用的是军屯、民运粮、京运供给。明代军屯不断萎缩,对粮饷解决的贡献有限。民运粮稳中有升,在供应体系中至始至终都起着中流砥柱的作用。京运年例银从无到有,自嘉靖时起直至明亡,京运年例银在大同镇供应体系中扮演着愈发重要的角色。以上均是额定粮饷供应,但这仅是制度规定。实际情况决然不会严格按照制度区画进行机械供应。粮饷供应要受到制度变更(月粮制度、税粮白银化)以及外部环境突变(灾伤、战争)的影响。只有在综合分析边镇粮饷供应影响因子的基础上,才能还原大同镇粮饷供应的本来面目。大同镇粮饷供应是一个“虚”“实”结合、相互协调的系统。京运与民运税源,均为“兆民之供”。民运逋赋成习会加重京运供应的压力,反之,京运愆期使得民运催征更显得迫在眉睫。大同镇粮饷系统的运转有着较大弹性。比如其主、客粮饷的支用原则是“通融相支”,在粮饱供应中则多方“协济”。明中期后,京运补给经常扮演着“消防员”的角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