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环境胁迫是环境对鱼体所处的生存状况产生的压力。会打破鱼类和环境之间的平衡,造成鱼体生理功能的紊乱。胁迫因子不同,对鱼体造成的损伤亦不同。溶解氧、养殖密度等都是常见的胁迫因子。因此,掌握合适的水体溶解氧含量以及放养密度,对提高鱼类养殖的经济效益具有重要的理论参考价值。本论文主要由两部分构成。第一部分研究了高溶解氧对西伯利亚鲟生长以及相关生理功能和免疫指标的影响;第二部分研究了高氧条件下不同密度对杂交鲟生长以及生理功能和免疫指标的影响。1、在水温(18±4)℃的循环水养殖条件下,研究了高溶解氧对西伯利亚鲟幼鱼和(20.83±0.21g,全长17.9±0.36cm)生长代谢、氧化应激以及免疫指标的影响,设置6 mg/L、8 mg/L、10 mg/L、12 mg/L、14 mg/L五个溶氧组,其中6mg/L为对照试验组,每组三个平行,养殖密度为100ind/m2。于试验第10d、20d、30、40d取样。40d后,对各试验组西伯利亚鲟幼鱼进行嗜水气单胞菌攻毒试验,计算累计死亡率。结果表明:1试验期间,各溶氧组实验鱼平均体重即出现随着溶氧浓度的升高而升高的现象;2各溶氧组实验鱼的平均耗氧率随着溶氧升高无明显变化;3SOD、CAT酶活力随着溶氧含量的升高出现显著性升高,GSH-PX酶活力升高不显著;412 mg/L、14 mg/L试验组血清中ALT、AST酶活力均呈现出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白蛋白浓度呈现出先降低后升高的趋势;512 mg/L、14mg/L试验组血清中ALP、ACP、溶菌酶活力、皮质醇含量均呈现出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6攻毒后,实验鱼的累计死亡率与溶氧含量成负相关。2、在水温(21±0.5)℃的循环水养殖条件下,研究了溶解氧与养殖密度对杂交鲟(75.23±0.33g,体长21.6±0.45cm)生长生理以及免疫指标的影响。设置两种密度模式25ind/m2,35ind/m2,设置四种溶氧浓度,分别为6 mg/L、8mg/L、10 mg/L、12 mg/L,其中6mg/L为对照试验组。结果表明:1在此溶氧范围内,各溶氧组实验鱼平均体重随着溶氧浓度的升高而升高,密度25对应溶氧水平的实验鱼一直高于密度35组实验鱼;2 12mg/L和14 mg/L试验组SOD、CAT、MDA酶活力在密度25和密度35组均显著高于对照试验组,GSH-PX酶活力相对稳定;3密度25组杂交鲟对应的溶氧水平为,8mg/L、10mg/L和12mg/L试验组血清中AST酶活力都在试验的第20d显著高于对照试验组,自第30d起恢复平稳;密度35组杂交鲟,10mg/L和12mg/L试验组在试验第20d-30d,血清中AST酶活力均显著高于对照试验组,自第45d起恢复正常;ALT酶活力相对稳定;密度25组杂交鲟对应的溶氧水平为8mg/L、10mg/L和12mg/L试验组血清中白蛋白浓度在试验第20d显著高于对照试验组,第30d起恢复稳定,密度35组杂交鲟,8mg/L、10mg/L和12mg/L试验组血清中白蛋白浓度在试验第20d-30d显著高于对照试验组,第45d起恢复正常;5密度25组杂交鲟自试验第20d起8mg/L、10mg/L和12mg/L试验组脾脏系数显著大于对照组;密度35组杂交鲟对应的溶氧为10mg/L和12mg/L试验组自第20d起脾脏系数显著大于对照组;8mg/L和10mg/L试验组在试验第60d,密度25组较密度35组出现显著性差异;两密度组对应溶氧为10mg/L和12mg/L试验组AKP和ACP酶活力均呈现出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而两密度组之间并无显著性差异;溶菌酶在量密度组之间以及各溶氧之间均无显著性差异;密度25组对应的溶氧为8mg/L、10mg/L和12mg/L试验组皮质醇含量均先升高后趋于平稳,并在试验第20d达到峰值,密度35组对应的溶氧为12mg/L试验组皮质醇含量在试验第20d较对照组出现显著性升高,后趋于平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