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主要研究了徂徕山土地沙化退化地区不同土地利用方式下土壤的微形态特征,从微形态特征评价土壤的质量,研究适合试验区的土地利用方式,为该地区沙化土地治理、水土流失的防治、土地的可持续利用提供科学依据。微形态观察处理的过程中区别于传统微形态研究方法,采用定性与定量相结合,定性向定量转化的方法,应用 GIS,多因素综合量化分析评价,在分析徂徕山区整体土地沙化退化的基础上,在试验区内选取主要土地利用方式典型剖面,划分发生层次,进行土壤样品采集,确定微形态评价指标体系。微形态图像应用 GIS 软件(ENVI、MAPGIS)进行处理,取得微形态评价指标的量化数据,对定性指标进行分析量化,得出各评价单元微形态综合分值,并根据分值分布按照发生层次分别划分质量级别,从微观角度综合评价各土地利用方式的质量,评价对于土地沙化退化区土地的适宜利用方式,探讨利用方式对土地沙化退化的影响规律,并提出合理建议。从不同利用方式的土壤剖面、评价单元的微形态特征综合评价结果可以看出:(1)不论是 A 层,还是 B 层,以林地利用方式的土壤微形态质量最高,土壤熟化程度最高,林粮间作利用方式下的土壤次之,结构体发育较好,这两种利用方式都有助于土体结构的发育和改善,防治土地沙化、水土流失。(2)未利用地土壤中发育有少量的雏形团聚体。该类土壤中腐殖质含量高,这有助于土体结构的发育。但是未利用地土层太薄,所以表层土壤质量较高,而下层就差。所以这一类土地利用方式不宜改动,保持现在的利用方式,有助于该地区的土地沙化防治工作。(3)耕地利用方式下的土壤是质量较差的,团聚体较少,该利用方式下 B 层土体结构要优于 A 层,但是团聚体有破碎现象,表层团聚体破碎程度更甚。这是由于耕作的破坏作用。对该地区土地而言,不宜推广作为耕地利用。(4)对选取的该试验区幼林地土壤而言,从微形态特征评价,总体 1<WP=7>基于 GIS 的沙化区不同土地利用方式下土壤微形态特征评价研究质量差,这是由于该地区属于幼林地,土体表面植被不好,土体结构没有发育,随着时间的推移,该种土地利用方式的土壤结构应该会随着表面植被的发育、表层腐殖质的积累、粘粒的淀积而逐渐发育。研究表明,对试验区沙化退化土地而言,不适宜作为耕作方式使用,人为的耕作会导致土体结构被破坏,土壤质量恶化,不利于该地区水土流失的防治。作为林地利用,改善土壤结构,促进团聚体的发育,使土壤保持良好的通气透水、保肥的能力。从微观角度,利用微形态指标进行沙化区土地的综合评价为沙化退化土地的研究提供很好的借鉴作用。研究发现,土壤评价采用微形态指标体系,并量化微形态指标进行处理分析,评价的结果与实际情况是基本一致的,不仅提高评价的精确性,也为微形态研究提供新的研究思路和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