票据丧失的法律救济研究

来源 :宁波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aroldzha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票据丧失的法律救济是票据法上的重要内容,事关票据权利人利益的保护,影响票据的流通。世界各国票据法对此都进行了明确地规定,主要体现为大陆法系和英美法系两大不同立法例。我国票据法在失票救济制度上采取开放式立法例,既借鉴了两大法系的作法,将公示催告和提起诉讼兼容并蓄,又保留了挂失止付这一历史习惯,可谓救济措施齐全,为失票人寻求法律救济提供了更多的选择。但这些措施之间在理论上是否存在冲突,与我国票据法上的其它制度是否配套,以及如何完善,都是值得探讨的问题。同时,现行法律中关于票据丧失法律救济制度的规定也存在条文粗疏,甚至有悖法理的情况。本文将主要针对上述问题,对我国票据丧失的法律救济进行研究。 全文共分四部分。第一章阐述了票据丧失的含义、要件、法律后果,以及票据丧失的主体即失票人的确定问题;第二部分介绍了票据丧失的三种救济措施:挂失止付、公示催告和提起诉讼;第三部分论述了公示催告制度和善意取得制度之间的冲突与协调,并对二者之间的协调提出了废除不合法理的法律条文和改革公告方式,建立公示催告网络查询系统等建议;第四部分探讨了公示催告制度与提起诉讼制度的比较与立法选择,重点分析了提起诉讼这一救济方式在我国现行法律中存在的问题,并对完善公示催告制度进行了思考。
其他文献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不动产(如土地、房屋)征收已成为社会经济生活中的常见现象。目前,国内不动产征收行为与人们享有的财产所有权及他物权之间的冲突日益显现,
80年代以来,伴随着我国经济体制的改革,流入各大、中城市的流动人口逐渐增多,他们对城市的发展发挥了积极的,不可替代的作用,同时,流动人口也对中国经济和社会各个方面都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值得引起注意的是流动人口作为一个群体,它具有经济上的低收入性、生活上的贫困性、政治上的低影响力和心理上的高度敏感性四个特征。改变流动人口的社会弱势地位,需要建立新形势下的社会支持网络。本文认为,在这其中国家与社会...
学位
商标反向假冒是相对于正向假冒而言的,是未经商标权利人许可,撤换或去其合法贴附在商品上的商标再将该商品投入市场的行为。反向假冒行为侵犯了他人商标专用权,破坏了他人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