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毕业生就业结构与工资差异研究——基于七省微观调查数据的检验

来源 :中国人民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ubaoqi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十年来,随着高等教育招生规模的急剧扩大,我国本专科高校毕业生的就业竞争日益激烈,形势日趋严峻。迫于就业压力,接受了同等高等教育的毕业生,即使已经就业了,其最终就业的结果可能并不一样。有的由于各种机遇,找到待遇比较高的行业,有的找到与自己学历相匹配的职业,还有一部分为了不至于失业,不得不接受与自己学历不相匹配的职业。其中第三种情况,就个人及其家庭而言,降低了毕业生的教育收益率,加重其家庭负担;就国家及社会而言,由于招生规模增加过快,从而造成过度教育和职业不匹配的现象,是社会资源的一种浪费。  国内学者对大学生就业难度及其原因给予的关注较多,但对于就业质量却少有关注。而就业结构和工资差异这两个指标可以在某种程度上反映出高校毕业生的就业质量。就业结构反映了劳动力配置的优劣问题,而工资差异则可以度量是否实现了同工同酬。造成工资差异的原因有很多:其一,高校毕业生就业结构不同,比如在不同的所有制部门、不同的行业和不同的区域就业,由于市场分割因素及所在行业的回报率不同,导致工资差异;其二,由于职位与学历不匹配,假如存在过度教育的现象,也会造成同工不同酬的工资差异。其他的原因如性别、户口等因素也会影响高校毕业生的工资差异。为了评估1997年并轨完成以来高校毕业生的就业情况,本文将基于调查的微观数据,就近十余年来高校毕业生的就业结构和工资差异进行定量分析。以此检验高校毕业生的就业质量和高校毕业生就业市场的完善程度。  本文主要从三个方面研究了高校毕业生的就业问题:一是高校毕业生的就业结构;二是高校毕业生的工资决定机制;三是工资差异及其因素分解。就业结构研究结果表明,大多数高校毕业生集中在非国有部门、资本密集型行业和经济相对发达的东部地区就业,这种就业结构固然反映了中国的现实情况,但对于区域经济的均衡发展是不利的。而不同部门、不同行业和不同区域的高校毕业生的工资决定机制研究结果表明,在工资决定机制中,有几个现象值得特别关注:一是教育回报率的差异,即同样的人力资本禀赋,但是其工资报酬率系数是不同的,这说明存在同工不同酬的现象;二是性别歧视现象,研究发现,各部门、各行业和各区域均存在性别歧视问题,但歧视程度不同;三是户口对工资机制的影响,研究发现,在其他条件相同的情况下,本地户口往往比异地户口收入低,这反映了户籍制度对高校毕业生的工资是有影响的。由各部门、各行业和各区域工资差异的统计结果可知,在国有部门就业的高校毕业生的工资水平高于非国有部门的高校毕业生的工资,技术密集型行业就业的高校毕业生的工资水平均高于其他两个行业,东部地区就业的高校毕业生工资水平高于中西部地区。由各部门、行业和区域的平均工资的Oaxaca的分解结果,可以大致看出,大多数情况下,高校毕业生的工资差异是由于系数差异引起的,即由于部门、行业和区域市场分割因素造成的。
其他文献
改革开放后,“三来一补”企业和乡镇企业的发展快速推动了东莞的工业化和城镇化进程。但在东莞城镇化发展的过程中,旧的工业化模式和传统的城镇化模式带来了许多问题,如产业结构
每年高招结束,我们身边都会发生或悲或喜的故事.我女儿就读的中学,2008年一个班的考生高考分数全部超过二本线,而录取结果却有近三分之一的孩子落榜而不得不选择复读.
录取模式rn普通高校招生实行平行志愿投档录取模式(下称“平行志愿”),是指在某个规定的录取批次中,允许考生填报若干个平行但有顺序排列的院校志愿,按照“分数优先、遵循志
现在信息技术的发展与普及对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都产生了深刻影响,现代通信技术和计算机技术与知识的飞速发展和普及改变了人们之间的信息传递方式和人际沟通方式,人们获取和传
改革开放以来,会展业经济由于其影响面广,关联度高,逐步发展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会展业以其对经济的直接和间接的带动效应、对就业的促进作用、对产业发展的推动作用以及对城市
对广东、浙江、云南等不同矿床硅藻土的29SiMASNMR谱进行了讨论,谱上出现了几个不同化学位移及不同强度的信号,分别为-110.1×10-6~-112.1×10-6,-91.1×10-6~-91.6×10-6.-106.2×10-6~-107.1
又是一年高考时.大考结束后的6月中旬,日渐炎热的天气下,全国各地的高考招生录取工作又将有条不紊地进行.文科生郝靓,理科生甄帅,一个是秀美的南方女孩,一个是开朗的北方小伙
我国是世界第一人口大国,人均资源占有量远远低于世界平均水平,“总量的巨人、人均的矮子”,时刻告诫人们人口问题是大问题,是关系到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的战略性问题。虽然三十
广州市是中国流动人口的大都市之一,也是流动人口管理制度变迁活跃城市之一,流动人口管理成为广州市社会管理问题的重要内容,对于流动人口管理制度变迁的研究意义重大。笔者以“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