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唐代渔业动物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在前代的基础上进一步发展,其作为一种资源,对人民的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产生了多方面的影响。研究唐代的渔业动物资源,不但可以加深我们对中国古代渔业的了解,更重要的是可以为我们今天合理开发与利用有限的资源,提供可贵的历史借鉴。唐代渔业动物资源的特点主要表现在:1.品种繁多,种类齐全。唐代渔业动物资源共约有147种,就渔业动物资源自身的门类和生长水域而言,可分为鱼类、甲壳动物类、软体动物类、海兽及其他4大类,且总体可分为海、淡水2大类渔业动物资源;2.分布广泛,但不均衡。全国10道均有渔业动物资源分布,而东南区域因优越的自然条件、百姓嗜鱼之风盛行、经济利益驱动等原因成为中心产区;唐代有猎捕、网捕、笼捕、诱捕、兽捕、药捕和钓捕等7种捕鱼方法;养殖对象扩大到草、青、鲢、鳙4大鱼种;职业渔民的兴起促进了渔业的商品化。唐代渔业动物资源具有多方面的利用价值:既可以做鲙、做鮓、做酱生制食用,又可以炙、羹、臛、蒸、煮、烹等熟制食用,海鲜和河鲜等鱼肴繁多;唐时渔业动物资源药用价值广泛,既可以治病防病,又可以美容养生,药用要注意药性,要因时、因人、因量而食;珍珠贝壳成为日常生活中的重要装饰品;坚质的鱼皮成为重要工艺品原材料。唐代渔业动物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对当时社会产生了重要作用和影响:首先是丰富了人们的生活,赏鱼、垂钓成为人们日常休闲、解闷的娱乐方式之一,鱼也寄托着人们对美好生活的愿望;其次是“鲤”因与“李”谐音,成为李唐王朝的神物,形成崇鲤之风;第三是丰富文艺创作题材,鱼多样性的形象,成为诗人小说家描写的对象,促使大量鱼诗歌和鱼小说的出现,丰富了文坛;第四是鱼纹饰成为当时陶瓷、金银器、陶俑等艺术品的重要题材,为唐代的工艺品生产增加了绚丽色彩。